东北网11月7日讯 题:“80后”们援建前线充当主角
东北网记者 顾硕
编者按:2008年5月12日,一个注定被永远载入史册的日子!那一刻,晴天霹雳,地动山摇,数万人被埋入废墟,美丽的家园变得支离破碎。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灾难,严重波及历史文化大县剑阁,造成房屋毁损,人员伤亡。剑阁的特大灾情,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6月13日中央会议确定,黑龙江省对口支援四川省剑阁县灾后重建。三个月来,黑龙江省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剑阁县灾后重建的实际,探索创新,形成了一套符合援建工作实际的思路、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援建工作的开展。
在我省对口援建队伍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的年龄是援建人员中最小的,社会经验也是最少的,但他们却拥有着无限的激情与奉献精神,这就是我们的大学生志愿者。
来到剑阁绝不后悔
![]() |
志愿者住过的车库 |
![]() |
志愿者杨琪在工作 |
这里的条件很艰苦,因为要住车库,既要耐得住高温,又要经得住蚊虫叮咬,这对于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杨琪来说很不适应。用杨琪自己话说:“能来这里很光荣,这是我一生值得回忆的事,用一年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情,值了。”
每当杨琪懈怠的时候,都会用这句话激励着自己.杨琪还有一个愿望就是能够留在剑阁工作。
克服困难用心做事
同杨琪一样,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梁艳也是一名志愿者。今年她刚刚考上研究生,却毅然放弃了读研的机会来到剑阁,来到这片需要她的土地上。
![]() |
志愿者梁艳在工作 |
志愿者们刚来的时候,余震不断,所有人都住在车库里,剑阁县相关部门便为他们提供了必备的生活用品,因为志愿者们远离家乡,单位同事们就像长辈一样关心照顾他们,使他们在生活上无后顾之忧,工作上宽松一点,更好的投入工作。
志愿者们工作获认可
虽然生活上有太多的不适应,但是他们的工作成绩却赢得了当地单位领导的高度认可。同时,领导及同事也给予了志愿者们最大的关心与关怀。
![]() |
志愿者的生活照片 |
记者手记
在剑阁县,像杨琪和梁艳这样的志愿者还很多,他们都一直勤勤恳恳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为剑阁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灾难来临,这些曾被贴上娇惯、自我等标签的“80后”们,毫不犹豫地扮演起奉献、无私的角色,怀着满腔热血,第一时间投入到抗震救灾中。
因为,我们年轻,我们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