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空调大巴一度达400余台 如今仅剩一条线路
2008-11-10 14:40:39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崔秋涛 杨建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0日讯 8年前,哈尔滨市公交行业率先鼓励国有大公交企业及部分民营企业,采取融资等多种渠道购置空调车上道。市电车总公司运营部部长尹少纯介绍,当年空调车一上道就成为哈尔滨街头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其蓝色玻璃窗、软包坐椅一直成为其区别普通公交车的标志性特征。虽然空调车票价比普通大公交贵一倍———“2元一位”,但空调车的舒适,仍赢得了市民的青睐。在道里区政府上班的李明威,提起空调大巴仍津津乐道。她说,数九寒天,坐了空调车就像进了“暖屋子”,空调车的出现真正让市民感受到了公交给人们出行带来的享受。

  据市公交管理处党群工作部张东介绍,空调车的投用对哈尔滨市公交事业发展带来质的提升,它终结了市民乘坐公交“大篷车”冬天冷、夏天热的年代,更让市民出行品质和全市公交硬件设施提档升级。据介绍,全市空调车发展鼎盛时期,空调车一度达到400余台,覆盖13条公交线路。市汽车总公司的2路、14路、5路、6路、13路,市电车总公司的101路、102路、103路、104路、107路、109路等线路均有空调车跑遍哈尔滨市大街小巷。

  风光不再仅剩22台

  然而,伴着空调车车体老化、服务质价不符、车厢温度不达标等问题的出现,市民渐渐对空调车失去了信心。6路、107路、103路等空调线路,屡屡被乘客投诉。

  受此影响,2004年以来,空调车的日子开始不好过。据5路车队的郭书记介绍,偏远线路的空调车,除了在早晚高峰期间能满载乘客之外,平峰期几乎就是空驶。而一台空调车每天拉足600元至700元才能平账,事实上车队放出一台空调车每天就要比普客车赔掉100多元。车队前年报废20多台空调车时,算算账,每台车投入的50余万购车钱都没拉出来。

  跟5路车队一样,全市其他十余条空调车线路,在近两三年内,相继借着车辆更新、报废的机会,全部把空调车改成了20万元至30万元价位的普通客车。

  据记者调查,全市原有的13条空调线路400余台空调车中,如今只剩下14路的22台空调车仍在运营。14路车队队长冯志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不是线路缺车,担心运力出现紧张、老百姓坐不上车,车队早把22台空调大巴拿下了。”他说,当年全市上马的空调车基本是丹东黄海豪华大客,此车型采用的是柴油发动机,每台车比普通客车要多耗油15%。

  冯志伟说,受哈市经济条件、居民收入低等客观因素影响,空调车的2元票价一直以来也成为阻碍市民坐空调车的拦路虎。在过去的调查中发现,哈市空调车空载率平均高达40%至60%,赔本赚吆喝直接导致全市空调大巴历经8年之后,跑进了“死胡同”。


 

  各界为空调大巴出谋划策

  面对哈尔滨市空调大巴出现的窘况,市汽车总公司运营部部长刘柱民说,作为三十余年从事公交事业的老人,他很不愿看到这一现状。然而赔本买卖谁也不会去做,空调车“退市”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记者在调查时发现,在南方一些城市,如杭州、上海、南京等地的空调公交车占有率已达到了公交车数量的80%以上。一些本市市民也希望哈市仍能大力发展空调公交车,并为此出谋划策。

  市民胡静之认为,如果空调车跑好了,还是有特定的市场。她说,我们的空调线路不妨借鉴其他城市做法,对空调车实行季节性浮动票价。针对哈尔滨市气候特点,公交企业可尝试把4月、5月、6月、8月、9月、10月份的2元票价降为1元。这样会吸引来大量乘客,空调车空载率也会大大降低。

  据记者调查,今年10月起,杭州市把189条空调公交车线路实行季节性降价。每年的3月、4月、10月、11月空调车不开空调时,降价收费。而早在1999年,沈阳市客运集团就实施了这一做法。目前,我国的其他城市也已经设了公交车空调月度开放的时间表,例如福州市公交车的空调开放时间为每年的6月1日至9月30日。

  黑龙江省城市客运交通协会会长杜跃进则认为,公共交通是一项公益事业,为满足更多人群的出行需要,政府应加大政策性扶持与资金投入。他说,杭州市空调车票价调整的举措,直接为200万市民节省出行支出9732万元,这一部分资金来源绝大多数来自政府补贴。而常州、南京、深圳、北京等地,每年政府对公交的补贴从几个亿到十几个亿不等。然而,哈尔滨市对公交投入每年只有几千万。这些资金对于4000多台公交车辆和120多条公交线路来说,确实少了一些。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