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森工林区资源保护开发双增长 5大产业协调发展
2008-11-13 09:38:1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白云峰 王悦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3日讯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以建设完善的生态体系、发达的产业体系、和谐的林区社会体系为目标,改革创新,林区生态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培育,生态建设明显加强。木材产量从1998年的670万立方米调减至2007年的419万立方米,累计减少2245.6万立方米,少消耗森林资源3574.3万立方米。营造公益林10.8万公顷,完成封山育林42.9万公顷,人工促进天然更新7万公顷,森林抚育51.5万公顷,资源得到了有效培育和恢复,实现了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10年来,森林面积增加了1193.3万亩,比天保工程前增加了10.6%;森林蓄积增加7910.2万立方米,比天保工程前增加了13.44%;森林覆被率提高了8.1个百分点。建立省(部)级自然保护区18个,保护面积100.6万公顷。

  经济总量实现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实施天保工程以来,森工林区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0.6%,产业总产值由1997年的90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16亿元,工业增加值由1997年的28.3亿元提高到90.8亿元,一、二、三产业产值比由2001年42:43:15调整为43:37:20。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33.3%提高到60.8%。由原来的“独木”支撑变为“五大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林业发展活力增强。探索实施了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改革,实现了森林资源保护和开发林下资源、发展林区经济的良性互动,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589个林场(所)实行了管护经营责任制,参加管护经营的职工家庭7.5万户,落实管护经营面积877.5万公顷;探索了森工管理体制改革,在清河等8个林业局开展了内部政企分开改革试点,目前,8个试点局组建了林区管委会、国有林管理局、企业公司,初步理顺了政企关系。清河林业局运行两年来,实施了生态移民,向山下搬迁3500多人,森林面积、蓄积面积实现双增长,产值达7.2亿元,职工收入显著提高。伊春林区5个林业局、15个林场(所)、8万公顷商品林地,开展了林权制度改革试点;鹤北林业局开展了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推进对俄林业技术合作战略升级,累计对俄采伐木材224万立方米,加工木材55万立方米,劳务输出1.2万人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累计落实招商引资项目61个,招商引资额近百亿元。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