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防洪纪念塔迎来50岁生日
2008-11-14 07:56:31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金鑫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4日讯 恢弘与精致于一体,庄严与舒展集一景。这就是哈尔滨十大名片之首的标志性建筑———防洪纪念塔。昨天它在迎来自己50岁生日的同时也让人深思,它何以成为建筑精品?怎样打造当代建筑精品?建筑规划怎样和城市风格更加和谐?

  位于中央大街北端广场的防洪纪念塔,是为纪念全市人民战胜19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7月3日开始修建,同年11月13日落成的。它由前南斯拉夫、中国、前苏联三国专家共同设计,由基座、塔身、水池喷泉、柱廊和广场四部分组成。塔高22米,以塔后身为中心设有20根科林斯式圆柱,顶端用一条宽带将半圆形柱廊及两端的浮雕连结在一起,组成一个有35米长的半圆形罗马式回廊。

  “它是一个内在思想主题和外部艺术形象高度完美统一的典范”,市规划局原局长、国家注册规划师张相汉这样评价,“它不是一个人的智慧,而是中外建筑设计专家和广大人民智慧的结晶!”

  “防洪纪念塔是城市规划理论———城市印象论中最好的教学范例。”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郭恩章介绍,在城市设计印象论中,防洪纪念塔广场是一个重要示范。它增加了城市的“可印象性”。无论是建筑物本身的个性特征、广场构成元素搭配、功能和意义结合都符合城市“可印象性”要求。

  市城乡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多年来防洪纪念塔周边不断进行环境改造,但规划部门始终坚守防洪纪念塔保护规定,保证其必要的视线空间。塔周围控制区100米范围内,新建建筑不得大于15米,周围300米范围内新建建筑高度不宜超过20米。这一规定确保了防洪纪念塔在城市景观中的标志性地位。

  市委常委、副市长王世华在防洪纪念塔建成50周年座谈会上表示,今后,城市建设应“多出精品、少留遗憾、不出垃圾”。让当代建筑成为子孙们的保护建筑,多建设如防洪纪念塔一样能够经得起岁月推敲的建筑精品。

  市政协副主席魏伟出席会议。

责任编辑:邱士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