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粮库“主任”与千万贷款失踪之谜
2008-11-16 13:19:30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崔立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6日讯一个叫“裴大成子”的人,他既不是方正县伊汉通粮库的工人,也不是干部,却掌控该粮库的大权一年之久。这一年,此人将该粮库的 5350万元购粮贷款挪作己用。大概在5个月前,此人与1680万元购粮贷款一同消失了。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说清楚“裴大成子” 失踪的具体时间。不过,在方正县颇受关注的最高建筑“世纪华庭”的两栋楼房在5个月前的突然停工,却牵动了当地购房者的神经。有人推断:“裴大成子”是在此时失踪的,理由是,“裴大成子”是这项工程的投资人。

  不过,根据方正县公安局通缉令发布的时间可以断定,“裴大成子”是在2008年6月22日前失踪的。

  一位当地司法机关的官员透露,对于“裴大成子”案的相关情况,当地政府显得异常“低调”,这与裴失踪前在当地的“高调”表现形成强烈反差——裴曾是方正县政协委员、方正县人大代表,还被评为“方正县十大杰出青年”,在当地“曾经风光无限”。

  “裴大成子”的突然失踪,给方正县伊汉通粮库、方正县粮食局及与他有众多联系的单位和个人留下了诸多未解之谜。

  当地对于“裴大成子”卷走的伊汉通粮库购粮贷款的数额有两个说法:其一是2786万元,其二是4300万元。这两个数字遭到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方正县支行现任代理行长钟某的否认。据方正县粮食局一位局领导透露,“裴大成子”涉嫌卷走贷款的数额是1680万元。

  130多名农民告“裴大成子”

  “等我们得知‘裴大成子’跑了,‘黄瓜菜都凉啦’!”

  11月14日,拿到当地法院调解书的牟忠宝、曹来占等十几位农民仍是一脸惆怅。

  “调解书上说今年12月6日前还给我们钱,看现在这情况,怎么可能还上?这是不是缓兵之计啊?”

  牟忠宝等农民告诉记者,今年2月份,“裴大成子”的姐夫齐斌(音)找到方正县方正镇建国村的牟忠宝、曹来占等,以太阳石米业有限责任公司为农户“代储”水稻的名义收购水稻,并签订合同,约定底价为每公斤1.6元,结算日期是7月末,如结算时市场行情变化,“就高不就低”;如农户在未到结算期要求结款,则按照当时的行情“就低不就高”。

  与太阳石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代储”合同的还有松南乡红旗村的邵云峰、永明村的谢亚明等130多户稻农,涉及该县天门乡、方正镇、伊汉通乡、松南乡4个乡镇。

  与上述农民在合同上签字的是太阳石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裴树红(“裴大成子”的妹妹)。按照合同上的约定,事发之前,没有稻农向太阳石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结款。

  今年6月,当农民们听说“‘裴大成子’跑了”的消息后去追要粮款时,“裴大成子”已经“人去囤空”——明明亲自送到粮库粮囤里的水稻早就被裴卖掉,剩余不多的粮食已经被银行“保全”了。“裴大成子”人间蒸发了。

  “丧良心啊!这么做。”牟忠宝说,“我家四口人就靠这1公顷稻田打出的稻子维持生活,去年打了0.85万公斤水稻都给了‘裴大成子’,孩子上大学没钱急得全家人直哭!”

  据了解,与上述农民同样遭遇的有130多人,被骗总计2000多吨水稻,价值300多万元。

  经当地政府的协调,2008年11月7日,130多名农民向方正县法院起诉“裴大成子”,同日,方正县法院做出上述调解,11月14日,被骗稻农拿到调解书。


  裴树林已被上网通缉

  “‘裴大成子’大号叫什么?”这个问话竟成了问题。记者在方正县采访期间,许多与“裴大成子”有着密切或者重要关系的人都说不出他的名字。经多方了解,记者获知“裴大成子”名叫裴树林,1975年11月17日出生。其身份是方正县太阳石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失踪前曾掌控方正县伊汉通粮库,是“法人代表”。

  “裴大成子”在方正县的知名度不小。

  11月6日晚,记者到达方正县城,在乘坐出租车去宾馆途中与司机闲聊,问司机是否认识 “裴大成子”,司机师傅说裴是“方正县的名人”, 但这个人 “跑了”。

  当地人认为“裴大成子”的“跑”与不久前该县政协主席孙玉的被捕有牵连,还把他与前不久被捕的伊汉通粮库党支部书记、主任吴玉贵联系到一起。

  当地参与办理“裴案”的一位办案人员告诉记者,其实上述三个人是三个案子,之间是有些联系的,但现在案情还没有查清楚。方正县人民检察院的张检察长在得知记者采访意图后,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此案是“联合办案”,言外之意是检察机关不好独立发言。

  方正县人民检察院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裴大成子”的案件该检察院只是办案单位之一;伊汉通粮库党支部书记、主任吴玉贵的案子是该院独立办理的,是该主任挪用了粮库10万元公款借给了粮食局一名领导个人使用;至于该县政协主席孙玉的案子是上级检察院办理的,他们“插不上手”。

  方正县公安局有关负责人则称,该局没有参与“裴案”的办理,相关负责人得知记者采访意图后联系主管案件负责人却“没有联系上”。但来自上级公安机关的可靠消息称,方正县公安局已经于2008年6月22日将裴树林上网通缉。

  记者了解到,裴树林其实只是租用伊汉通粮库粮仓、厂房进行贩粮、制米的私营业主。可他是怎么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放给伊汉通粮库的巨额贷款挪作己用的呢?

  答案在记者的多方求证下渐渐清晰起来。

  受伊汉通粮库不良贷款的影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方正县支行原行长赵某于今年3月被免职,现任代理行长钟某在面对记者时表现出了较高的原则性,钟行长说:“伊汉通粮库的贷款情况,我没有权力向记者做过多的介绍。”

  钟行长说,裴树林与伊汉通粮库的关系开始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就是说,裴树林委托伊汉通粮库为其收购粮食,具体做法是,裴树林按照规定交纳风险抵押金后,由伊汉通粮库为其提供资金收购粮食,然后储存到伊汉通粮库,裴向伊汉通粮库交纳每吨65元的保管费用。

  “农发行把贷款发放给粮库,再由粮库发放给委托户收粮;收贷时,农发行对粮库说话!”钟行长说,这是农发行成功的经营模式,资金运行也十分安全。

  根据这一操作模式,裴树林应负责偿还收购粮食的贷款本息。可是,裴树林却迟迟不偿还贷款本息,按照规定,发生这种情况时,粮库可以采取“强行平仓”的办法,卖掉其库存粮食,强迫其偿还本息,同时视情况扣留其风险抵押金。可是,伊汉通粮库所贷款项却失控了。

  “什么原因呢?”记者问。

  “方正县粮食局好像下了一个文(件),由裴树林负责管理伊汉通粮库。”

  这些被钟行长强调为“非接受采访”的言辞,在伊汉通粮库得到了证实。伊汉通粮库的一位副主任针对记者的具体提问回答说,裴树林确实在2007 年任该粮库“主任”,而粮库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吴玉贵(已被检察机关逮捕)只担任“书记”职务。接下来,这位副主任就不肯再回答记者的任何问题。

  记者在伊汉通粮库办公楼内的工作人员揭示板上并没有看到裴树林的任职信息,揭示板上显示该粮库党支部书记、主任为吴玉贵。


 

  “裴大成子”卷走1680万元?

  方正县粮食局有干部告诉记者,2007年年初,方正县粮食局曾下文件明确裴树林为伊汉通粮库的承包人,粮食局主要领导还在该文件上签署了任命裴树林为伊汉通粮库“法人代表”的具体意见。

  然而,当记者赶到方正县粮食局,正在研究工作的粮食局商局长与赵副局长、井副局长得知记者的采访意图后,商局长称不能擅自接受记者采访,需要向县领导请示。随后,商局长告诉记者,“县委书记和政法委书记都表示不允许我们接受记者采访,并请我转告记者,望多多给予谅解。”

  不过,记者还是在上述三位局领导的交谈中获得了下列情况:裴树林不是伊汉通粮库的法人代表,是承包人;承包人的行为与伊汉通粮库不是没有关系,伊汉通粮库在对这笔贷款的使用上失控;裴树林通过伊汉通粮库的渠道获得贷款为5350万元,已经偿还了一部分;当地警方正在通缉裴树林。

  那么,裴树林到底涉嫌卷走了多少农发行的贷款呢?当地流传着有两个说法,其一,2786万元;其二,4300万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方正县支行钟行长说,“这两个数字都不对。”

  方正县粮食局一位局领导向记者透露:裴树林涉嫌卷走贷款的数额为1680万元。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