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G111线工程建设指挥把工程作为艺术创作对待
2008-11-16 13:31:19 来源:东北网  作者:邵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编者按】2008年5月,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决策。确定了今后三年全省公路建设的规划:即利用三年多一点的时间投入资金900亿,基本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横贯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省、连接周边的高等级公路网络,使路网布局覆盖全省95%以上,实现十三个地市全部通高速;实现国家旅游城市、重要旅游景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基本以高速公路相通。围绕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东北网记者进行了系列采访。    

  东北网11月16日讯 加快黑龙江省公路建设系列报道之六:G111线工程建设指挥把工程作为艺术创作对待
  
    东北网记者 邵奇

  作为参加这场重大战役的工程建设大军中的一员,G111线工程建设指挥部承担了嫩泰高速齐齐哈尔至嫩江段和绥满高速齐齐哈尔至甘南段的扩建任务。

机群作业加快施工进度

  国道G111线北京至加格达奇公路(京加公路)起于北京市,终点为加格达奇市,路线贯穿北京、河北、内蒙古、黑龙江两省一区一市,是东北地区交通中枢和进关的重要通道,也是我省八条国道之一。

  京加公路在我省境内段从泰来县塔子城至嫩江,南北纵穿齐齐哈尔和黑河两个地市,是我省第一层次网络中起到骨架作用的重要路线,也是我省西部地区的主要经济干线,讷河至嫩江段是其中重要的一段。讷河至嫩江段起点位于齐齐哈尔至讷河段K123+100处,经老莱镇、九三管局、鹤山农场,终点位于鹤嫩公路交叉处。路线设计为新线,二级公路,全长89.033公里。工程总投资7.1亿元人民币,工期三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G111线工程建设指挥本着“交通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遵循“设计是灵魂,施工是关键,管理是保障,科技是支撑”的公路工程建设思路,在设计阶段充分贯彻设计新理念,把工程作为艺术创作对待。

施工现场

  据了解,对嫩江、九三、讷河互通立交区的挖方部分进行高尔夫式的场地平整,使行车更具安全感,综合排水更加合理,并通过绿化及景观设计使其成为公路一景。伊拉哈镇、鹤山农场由于受距离限制未设置互通式立交,本着交通以人为本,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要,考虑设置停车港湾及停靠站,隔离栅及边坡设置人行通道。加大挖方路段路侧净宽,放缓边坡坡率,加大了挖方数量,可以解决部分路段取土困难的问题,同时挖方边坡放缓后可用植物防护替代圬工防护,加大绿化效果,减少工程造价,而且增加路侧净宽,加大了提高行车安全性。

  中央分隔带防眩设施均采用植物防眩,增加绿化及景观效果,且造价较低。桥梁护栏除大桥外均与路基内侧护栏连续,设置宜弯折轮廓标及百米桩,提高行车安全性。利用植物进行诱导视线,合理组织交通。设计考虑桥梁预制厂可在已填筑完的半幅路基上设置,减少农田的占用,使施工更加环保。

  挖方边沟根据挖方深度及长度设置矩形盖板、浅碟形等因地制宜的边沟形式。设置人性化的标志牌或具有地方标志性的地名指示雕塑。实行动态设计,将设计优化贯穿于勘察设计的各个阶段甚至是施工阶段,例如排水沟的设计可根据施工过程中占地界沟的实际冲刷情况,合理优化。

进行土方施工

  加强科技投入,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项目中的应用,例如增设桥面铺装防水层、桥面铺装掺加聚丙烯纤维以及抗车辙剂的使用等等,以上这些措施虽然增加工程造价不多,但对工程质量、公路的使用寿命以及减少损害起到显著作用。设计中对于绿化、景观、环境保护等涉及其它专业领域的问题,聘请其业内专家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合理的物种选择、物种搭配及适当的生物、工程技术手段以达到最佳设计效果。

  指挥部从组建之初就提出了规范管理,我们从制度建设入手,规范化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同时,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在施工管理中认真执行有关规定,为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提供了先决条件。我们把现场管理和文明施工作为重点,通过整洁文明的施工环境,展示工程建设形象,促进质量、进度、安全和环保等工作的全面提高。

  截止到目前,完成路基土方163万m3,占总量的76%;路基下处理全部完成;桥梁主体工程完成80%;梁板预制全部完成;涵洞全部完成。完成投资2.51亿元。今年指挥部计划路基土方全部完成,桥梁全部完成,路面底基层完成80%,计划完成投资2.7亿元人民币。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