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齐泰公路施工现场 |
东北网11月17日讯 (记者 邵奇) 今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了举全省之力,决战三年,推进公路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决策,用三年多时间建设高速公路2840公里。作为全省“三年决战”第一个开工建设的高速公路项目——齐泰高速公路经过全体公路建设者的不懈努力,建设初期遇到的一个个制约项目进展的问题被解决,一个个技术难题被攻克,全年生产超额完成年度施工计划任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制约齐泰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难题主要有三个:一是沿线多为粉砂土填筑材料,施工作业难度大,路基封层、包边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二是项目地处扎龙湿地边缘,湿地处理深度大、里程长,其中有37公里的施工路段处于长年积水苇塘段,局部地段淤泥层厚达2米,水深在半米以上,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根本无法进入现场施工,更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提出了高要求;三是嫩江特大桥地质条件差,钻孔桩共计276根,钻深最长达90米。
![]() |
冬季苇塘破冰排水 |
针对钻孔桩地质层发生变化,工程进度受阻的问题,指挥部千方百计想办法,紧急组织施工单位从国内10多个省份调运大功率回转钻机23台,在每个面积不足400平方米的岛面上,摆开6台钻机同时施工,孔间距精确保持在2.4米,通过精心组织施工,如期完成了276根钻孔桩的施工任务。在主墩施工中,采取围堰丝笼加固、打入钢管等方式,防止江水对主岛的冲刷,通过井点降水工艺,保证基坑干燥,解决了钢筋绑扎和模板支立的施工困难,为大桥承台在汛期来临之前浇筑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 |
特殊路基下处理施工 |
齐泰公路建设指挥部指挥田林:“齐泰高速公路建成后,将打通我省最后一条国道上的“断头路”,彻底改变嫩江两岸长期依靠摆渡、浮桥维持交通的局面,届时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进京里程可缩短200多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