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8日讯 近日,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推出以“惠农、利农、便农、富农”为宗旨的七项惠农新举措。
一是增加农贷投入。作为支农主力军,全省农村信用社将确保农贷投放每年增长16%以上,增加“三农”贷款总量,不断扩大贷款覆盖面。为助力我省实现粮食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亿斤目标,农业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要将80%以上的新增贷款用于“三农”,非农业地区的信用社要将40%以上的新增贷款用于“三农”,对农业生产资金需求大的地区,省联社将加大资金调剂力度,全力满足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资金需要。
二是拓展服务对象。要将农贷服务对象由家庭传统耕作和养殖户拓展到规模化种养户、多种经营户、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村各类微小企业。同时,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各类产业化基地向生产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积极支持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涉农中小企业,大力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提高单户贷款额度。将农户贷款授信额度由原来1-3万元,逐步提高到3-5万元,对信用等级高的农户最高授信额度可提高到10万元。积极稳妥开办30万元以下大额农贷业务,解决农户经营规模扩大后的资金需求。
四是放宽贷款期限。种植业贷款允许跨年度使用,最长期限可约期15个月,遭受自然灾害时,允许办理部分或全部贷款展期。积极支持全省鲜奶年产1000万吨和年出栏生猪5000万头的目标,对奶牛、黄牛等养殖业贷款最长期限可放宽到3-5年。
五是实行优惠利率。充分运用差别利率措施,对信用户实施贷款利率优惠,并区别不同的信用状况、不同的信用等级,对农户、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等确定不同的贷款利率。从今年11月份起,全省农户贷款利率在现行利率基础上平均下浮0.5-1个百分点。
六是创新信贷产品。推广农户贷款“一证通”业务,农户在授信额度和期限内“随用随贷,随有随还”。推广“林权抵押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农机具贷款”等信贷品种,提高贷款满足率。
七是创新担保方式。对经济效益好、生产经营正常的农产品加工户和企业,开办交通工具、机器设备等动产抵押贷款;对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佳的种养户和企业,推广农村资源性抵押贷款。对效益好、信誉佳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户和企业,积极开办仓单、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组织+农户”、“专业市场+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方式,有效解决农户贷款“担保难”问题。积极与担保公司合作,解决涉农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