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9日讯 18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欧陆风情也将成为新建筑的主旋律,且相关控制性规划已经在发挥着指导和约束作用。
在对老城区老建筑的立面改造中,《哈尔滨城市建筑风格控制性规划》和《哈尔滨市城市色彩规划》切实发挥了应有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据哈市城乡规划局名城保护处处长段毅介绍,《城市建筑风格控制性规划》和《哈尔滨市城市色彩规划》,目标之一就是要保护哈市的建筑风格特点和彰显城市主色调,充分展示与延续“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风韵,体现北方历史名城风范。在《城市建筑风格控制性规划》中,划定14处建筑风格保护区,并按照保护、控制、协调、发展4个规划区域,对城市建筑风格进行控制性统一规划。其中,保护区周边地区特别是与保护区相邻的街区,不得再新建任何建筑物;控制区加大城市绿化开放空间,为保护建筑风格的延续提供载体;协调区要严格控制建筑风格和高度,以拆建、新建为主,合理开发、延续文脉;发展区是对城市建设零乱的地区进行整体设计,形成整体风格。
哈尔滨对建筑风格的控制,简单而言,就是老城区要延续欧陆风情的历史文脉,因此在老城区的新建建筑中也需要严格遵循这一原则。段毅举例说,尚志大街和友谊路地处老城区,路过的市民会发现,在尚志大街与经纬街街口、友谊路与高谊街街口,均新建有一栋高层建筑,但却让人能够感受到这两栋新建筑均散发着“欧陆风情”的味道,原因是,这两栋新楼既有现代风格的玻璃幕墙,也有古典的柱式等元素体现在立面上。
新建楼房是否必须延续欧陆风情?段毅说,要视其周边的环境而定,如果新建楼房处在14处建筑风格保护区中,那就应该在建筑立面的装饰上,充分利用建筑符号的语言,体现欧陆风情的古典特色,如增加欧陆穹顶、适当古典装饰来延续哈尔滨建筑特色的历史文脉。如果新建楼房在群力新区,同样也要遵循群力新区新建建筑的欧式风格,它的新建建筑风格是走欧陆建筑的传承和发展的路子,叫哈尔滨欧陆风格的“新地域主义”。据悉,在其他新区和居民小区的新建建筑建设中,哈尔滨规划部门始终在建议延续欧陆风情的建筑风格。
14处建筑风格保护区
文庙历史文化街区、极乐寺历史文化街区、阿什河街历史文化街区、红军街历史风貌保护区、博物馆历史文化街区、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中央大街历史文化街区、道外区建筑保护区、香坊火车站保护区、亚麻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平房区建筑风格保护区、萧红故居文化街区、省结核病医院历史文化街区、天主教堂周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