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3日讯(王良武 田文彬 记者高长利) 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过程中,牡丹江市东宁县通过专题研讨、考察报告、交流座谈三种形式学习培训,统一了干部的思想认识,抓住中央发展农业政策新机遇,科学谋划新思路,确立了通过“四轮”驱动实现农民人均收入超万元的目标。
——加快主导产业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今年,东宁县发展黑木耳6.45亿袋,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5675元。该县明年将通过实施专业化布局、工厂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推进,做大做强黑木耳产业。大力推广普及棚室催芽、小孔栽培、春秋连作等5项先进技术,在节本增效出精品上做文章,2009年计划发展黑木耳7亿袋。
做大境外农业,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东宁县充分利用对俄农业开发早、土地经营成规模的基础优势,全面加强与俄企业合资合作,推动对俄农业合作快速发展,发挥好境外农业开发领军作用。同时,积极拓展在俄、日、韩从事建筑、采伐等外派劳务空间,加快向大中城市二、三产业输出转移步伐。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东宁县将加快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扩建升级,健全县、镇、村、科技示范户的四位一体的服务网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依法对农业投入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查,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确保农产品安全。
该县将积极实施“百园工程”,重点打造国家级黑木耳加工销售基地,国家级黑木耳绿色食品基地、黑木耳标准化生产基地、百万亩境外农业开发基地、对俄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对俄劳务输出中转吸纳基地。
——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东宁县采取政策激励、效益牵动、典型示范等方式,加快土地向农业企业、生产大户流转,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推进绥阳林业局和绥阳镇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积极探索县局共建小城镇建设模式。
该县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创办以“公司+合作组织+基地”为运作模式的龙头企业依托型合作社。建立以“合作组织+农户”为运行模式的农村能人创办型合作社,以“村集体组织+合作组织+农户”为运行模式的村集体组织牵头型合作社。
——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东宁县加强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图书室、综合活动场所建设,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户创建活动,强力推进农村家居集中改造,加强通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推广应用农村新能源,继续加大插柳护岸、侵蚀沟治理力度,推进城乡洁净工程,绿化村庄、美化家园、净化农家。
此外,该县还将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全面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全面加强县院合作共建力度,积极利用黑龙江大学的教学和人才优势,培养一批对俄翻译人才,为东宁“走出去”战略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