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哈尔滨市道里区组建科技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增收
2008-11-24 09:05:31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赵琪 姜雪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4日讯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技术问题、农产品销售问题和农产品质量问题成为困扰农业升级和农民增收的“三大瓶颈”。从今年起,道里区通过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在全市率先创办了首批农民科技专业合作社。通过“农业结社”模式变单一种植为合作经营,变无序生产为科学统筹,不仅破解了困扰当地农业的“三大瓶颈”,更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入社”农民初尝合作甜头

  道里区榆树镇新乡村是一个闻名遐迩的红提种植之乡,过去都是一家一户生产,由于不成规模,产出的红提卖不上价,农民的积极性受到了影响。今年5月份,他们加入了红提科技专业合作社,统一技术,统一销售,没到国庆节,5栋大棚里的红提就卖光了,不但省了心,比去年还多赚不少的钱,入社农民心里都有说不出来的高兴。

  道里区科技专业合作社是以科技为支撑,以发展规模产业为基础,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的农业经济合作社组织。今年5月份,道里区科协按照国家《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在尊重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针对蟠桃、红提、奶牛、花卉4个农业优势产业进行试点,以股份制形式将农民组织起来,先后在新农镇万家村成立了花卉种植科技专业合作社,在新发镇东明村成立了蟠桃种植科技专业合作社,在太平镇太安村成立了奶牛养殖科技专业合作社,在榆树镇新乡村成立了红提科技专业合作社。目前,道里区已有42户农民加入科技专业合作社,有168名农民从事合作化生产。农民由过去一个大棚一亩地种植,变成了连片生产;农产品销售由过去的一筐一袋叫卖,变成了采用集装箱对外批发。

  据介绍,道里区创办科技专业合作社最大的特点是:将农业科技推广、信息服务与科技专业合作社实行捆绑式运作,从而形成农民科技实训基地+科技服务信息网络+科技专业合作社三位一体的生产模式。农民到实训基地学会种养技术后,再加入科技专业合作社。这一做法整合了农村土地资源,将过去农民外出打工后不想种的地返租到合作社,再吸引资金、技术、人才进行生产经营,既充分优化土地资源,又使农民的观念得到转变,有效破解了农业技术、农产品销售和农产品质量这三个困扰农民的“三大心病”。

  科技破题:农民不再砍桃树种大葱了

  新发镇东明村是道里区有名的蟠桃种植村。去年村里部分农民砍了大棚里的桃树栽上了大葱,原因是这几户农民不懂蟠桃管理技术,栽的桃树光长树枝不结桃,本村的其他农户又不肯传授,只好砍了桃树种低级作物。

  为扩大规模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东明村在全镇率先成立了第一个蟠桃科技专业合作社,将全村想种蟠桃的农户组织到一起,在区科协的帮助下,请来了农业大学的专家手把手现场指导。在此基础上,还为每个科技专业合作社配备了电脑和电视机,实行了远程指导、可视化学习。被誉为种桃专家的马洪廷,将自己家的蟠桃大棚办成了农民实训基地,凭自己的“土经验”教合作社其他社员学技术。

  今年上半年,加入蟠桃科技专业合作社的六户农民,在春季低温的不利条件下,蟠桃生产全部获得丰收,桃树单产最多达到20公斤,亩产收入比去年增加800多元,大棚里的桃树品种也由去年的老三样增加到五六个新品种。

  通过科技专业合作社这一模式,由技术能人牵头,使农民自身掌握的技术、农业专家提供的知识及合作社从外地引进的品种都实现了共享,特别是合作社建立在股份制基础上,受利益的牵动,农民必须捆绑式生产,否则大家都会受损失。


 

  销售破题:“土能人”有了用武之地

  道里区成立科技专业合作社后,农村里的“土能人”、“田秀才”有了用武之地,他们被聘请到科技专业合作社后,跑销售、找信息、指导农民种植高附加值的农作物,成为农村发展优势产业的主力军。

  长期以来,农民依靠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生产,因市场信息不灵,不是白菜卖不出去,就是大葱过剩,难以把握市场规律。尤其是一家一户生产不成规模,农产品外销不够运费钱,只好在当地摆摊低价处理。科技专业合作社把多家农民的土地集中到一起,规模大、产量多,集中外运占优势。本市价格低可向市外发运,省内价格低可向省外发运,跨地区批量销售保证了农民收入。

  “土能人”不仅在销售上发挥了自身作用,在科技种植、科技养殖上也成了合作社里的香饽饽。据了解,道里区已有12名“土能人”在各村的科技专业合作社找到了用武之地。

  质监破题:统一贴牌卖上好价钱

  科技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将过去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的农民组织到一起,实行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引进品种,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对外销售,农民不需为技术、销售操心。更重要的是,科技专业合作社使农产品实现了品质的标准化管理,通过统一贴牌卖上了好价钱。

  科技专业合作社本身是通过工商登记的经济组织,对外销的农产品负有法人责任。因此,科技专业合作社为了自身利益都要在产中、产后严把质量关。该区种红提的农民,过去灭虫时直接将农药喷洒到红提上,上市时红提表层农药超标。今年农民加入科技合作社后,在喷洒农药前,由技术人员统一指导,给每一串红提先进行人工套袋,然后再打药,减少了污染,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市场销售价格相对提高,过去每公斤红提卖10元钱,今年每公斤卖到16元钱。随着科技专业合作社应用设备的不断完善,自身检测能力逐渐提高,农产品在外销前都做到质检把关,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产品质量。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