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5日讯 黑龙江省富锦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通过实施农村派出所抓交通安全,交警到派出所工作的管理新模式,为农村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开辟出一条从权力下放到警力下沉的新路——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十分突出:无牌无证机动车普遍存在,无证驾驶现象比比皆是,报废机动车上道行驶时常发生,农民的交通安全意识与快速发展的乡村道路不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因此,探索治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工作,长期以来,一直是我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11月18日,当记者赶往富锦市公安局进行采访时,恰好正式宣布具有多年公安交通管理经验的10名交警分别下派到10个镇派出所的交警中队任职,第二天奔赴镇交警中队开展工作。交警到农村派出所工作,尚属全省交警系统首次,是富锦市探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新模式的一个创举。
权力下放派出所出手抓交通
2006年,将管理农村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下放给各镇派出所,富锦交警大队大队长王政友大胆提出这一设想,得到了市公安局局长陈永德的大力支持,因为乡镇派出所的民警对农村的情况熟悉,便于管理。于是富锦市公安局向各镇派出所下发了《关于农村各派出所内设交警中队的通知》,10个镇派出所内设10个交警中队。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每个派出所2~3名民警履行交警职能,其他民警协助交通管理工作,中队长由派出所所长兼任。交警中队的业务工作由市局交警大队领导和指导。这就从机构、人员、体制和机制上为农村派出所管理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了保障。
11月19日,记者来到富锦市长安镇。镇派出所所长董生文说,以前农村交通安全是公路交警来管,农村区域面积要比城里大多了,而且农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差,不好管,也管不过来,可以说以前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几乎就是空白、就是盲区。
董生文说,有了市公安局的授权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击报废车。农村开报废车的现象特别多,以前派出所没权管,但报废车的危害太大,容易出事。很多都没牌照,出了事不好找。董生文说,长安镇的报废车基本打绝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派出所共强制报废8台机动车。
在村民李振东家,李振东两口子告诉记者,自己家里的“小四轮”农闲时还要进城拉砖,一切都按要求办,牌证齐全。李振东说:“这几年孩子上学是大事,远道的都得坐车,车况好不好,司机有没有事,派出所都管,孩子安全最重要。”
董所长说:“学生交通安全问题在农村是大事,是派出所管交通安全之后的一项重要工作。近两年在富锦市农村送子车管得非常好,关键在局里重视。”
效果明显事故越来越少
富锦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大队大队长王政友向记者介绍,实施农村派出所管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改革以来,农村的道路交通事故率明显降低。经统计,自2006年前三年每年农村辖区平均发生交通事故120起,死亡24人,受伤80人;实施农村派出所管理交通安全后,2007年辖区发生交通事故94起,死亡18人,受伤56人。
王政友说,在实施农村派出所管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改革上,把界定派出所管交通安全的职责和确保执法合法作为重点。本着务虚与务实结合,既让派出所有职有权,又不影响派出所主业的原则,在道路管辖范围上明确派出所只管理县乡村道路,在执法和管理权限上明确职责范围:交通安全宣传、维护道路交通和治安秩序、依法纠正交通违法行为,并对交通违法者进行处罚、处理轻微交通事故等9项职能5个工作重点,做到职责明确,管辖清楚。同时富锦市公安局向市政府法制办汇报,取得支持,为派出所具有管理交通安全职能的民警办理了行政执法证,保证了执法的合法性。
省交警总队的一位处长在富锦市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现状调研后说:“我们感到,富锦市公安局走出了一条我省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新路子,虽然尚有改进和完善之处,但其成功经验值得全省借鉴。”
警力下沉交警队进驻乡镇
得到总队的肯定后,富锦交警大队又深入探索,按三基工程建设的总要求,又把业务强素质高的10名交警调到全市管辖的10个镇派出所交警中队工作,主抓交通安全工作。使富锦市农村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在今年5月份,富锦市头林镇派出所调来了一位交警卢士俊,到交警中队任职。11月19日,记者在走访该镇结合村村民郭长河家时,郭长河告诉记者,早就听说镇派出所调来一名交警,在村子里这也是件新鲜事,村民还是有些害怕撞在枪口上,有点问题的车都不敢上道了。村主任邹良利说,他们村经济条件算是不错的,大部分农民都有四轮拖拉机,两轮摩托车更为普遍,几乎家家都有,但不是人人都有驾驶证。交警来了之后,挨家挨户统计机动车的情况。谁家有啥车,哪些人会开车,有没有驾驶证,都登记了。经过卢士俊指导,村委会在进村路口的门架上粘贴了反光条,村里的主要街道还安装了减速带。通过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及《黑龙江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农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了。“起码他们知道无证驾驶是违法的、是要被罚款拘留的。”村主任这样表述道。村民郭长河向记者坦言,自己没有两轮摩托车驾驶证,自从派出所来了交警,他再也不骑摩托车去镇里,只在农忙时到地头骑。为了安全,“咱喝酒不骑,慢点开”。
地头宣传安全意识入心入脑
结合村今年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村主任说这是交警卢士俊的功劳。谈到农村交通安全工作,卢士俊说,农村的交通安全应该以宣传预防为主,必要的时候也要采取严厉手段,拘留一些屡教不改存在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人,以儆效尤,警示作用在农村还是比较有效果的。
当记者采访头林镇派出所所长梁显俊时,内向的他坚决表示要多说几句,自从2006年年末农村交通安全的管理权下放到派出所,他们镇的交通安全状况好多了。但派出所民警管交通毕竟不专业,说实话,有时候真的弄不明白哪些行为该管,哪些行为不该管。具有多年公安交通管理经验的交警卢士俊来了之后,工作干得很有起色,单说统计车辆、驾驶人登记工作,20个自然村,做起来很不容易。现在,他们派出所辖区的交通事故几乎没有了。“还得用专业的”。而且做好了这些基础工作,对破获治安及刑事案件也有很大帮助。
交警警力下沉到乡镇,各警种协作,效果明显。经过富锦市公安局党委研究,决定将该市所辖的10个镇都配上交警,正式任命为中队长,交警大队出资40万元,每个中队配一台警车,并配备一名交通协管员。
“富锦历来都很重视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交警下沉到乡镇,是我们富锦市公安局多年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摸索的一个结果,但还有很多方面不够完善,还没有形成一套成形的经验模式,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人员派下去了,装备也要跟上,各方面投入都要加大力度。同时也要加强监督指导,争取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状况有个彻底地改变。”富锦市公安局局长陈永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