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6日讯 近年来,颈椎病已不再是中老年人和办公室一族的“专利”,它正以逐年上升的趋势向中小学生逼近。据医生介绍,伏案学习时间过长、不良的坐姿习惯、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玩游戏都是导致青少年患上颈椎病的主要元凶。
中小学生“累”出颈椎病
25日,记者在哈市儿童医院遇到了前来就诊的初四学生周浩。周浩的妈妈告诉记者,近一个月来孩子经常说颈部不适、头晕、右胳膊麻痛。刚开始她没在意,觉得孩子学习太累了,多休息一会儿就好了。可是,最近几天孩子颈背部疼痛突然加重,并发展到不能坚持久坐,注意力不能集中,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于是,她立该带着孩子到医院诊治。经检查,孩子患上了颈椎病。
孩子这么小的年龄怎么会得颈椎病呢?医生经过仔细询问发现,周浩平日学习比较刻苦,不仅睡得较晚,有时连课间也不休息。由于长期伏案学习、过度疲劳使其颈部的肌肉、韧带、间盘疲劳损伤,纤维环破裂而形成间盘突出。
据哈市儿童医院的外科专家介绍,每天都会有三四名青少年颈椎病患者前来就诊,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很多,包括久坐、坐姿不对、书包过重、外伤等。患者表现症状为头晕、恶心、呕吐、睡眠不好、上课瞌睡、食欲减退等。
外科专家说,如今儿童学习任务繁重,活动时间相对较少。在学校,儿童听课、上自习,大部分时间都要坐着;回到家,还要忙着写作业;功课忙完了,还要遵从父母的安排学琴等;还有的儿童喜欢长时间上网、玩游戏。上述行为都使儿童保持久坐的状态,而缺少必要的肢体活动,给儿童埋下了颈椎病的隐患。
7-13岁是颈椎病多发期
据专家介绍,目前很多孩子年纪很小就患上了颈椎病,其中7-13岁是多发期。专家指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之所以多发颈椎病,与其长期伏案、低头、坐姿不正确有很大关系。由于长期伏案,孩子容易出现颈肩疼痛,甚至出现眩晕、恶心等症状。家长应该从小给孩子养成良好的行走和坐立习惯,并随时提醒孩子纠正自己的坐姿,不要长时间伏案等。孩子在出现颈椎病症状后,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就医,不要盲目为孩子选择一些理疗仪进行治疗,因为很多理疗仪是针对成年人设计的,并不适合儿童,盲目使用反而会使病情加重。
“左顾右盼”预防颈椎病
专家指出,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坐姿,写字时头部不要过分前倾,脊柱要正直,不要歪头,两足着地;低头学习20分钟,需抬头仰视2-3分钟;低头学习30-40分钟,需要起来走一走,做些“左顾右盼”的动作。
专家说,预防颈椎病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做一些简单的小动作:首先,仰头观天。取直立体位,两手下垂,两脚与肩同宽,头缓缓抬起,仰望天空,仰视角尽量达最大限度,眼睛盯住一个目标,保持这种姿势15秒钟左右。其次,按摩颈部。取直立或坐式,用双手拇指按揉颈部后侧,先按中间部位,后按两侧肌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按揉15次。第三,两目虎视,用手足撑地,使身体呈弓形,转颈回头,“左顾右盼”,左右各转动15次。“左顾右盼”时重在转颈部,不是只转眼睛。第四,摇头晃脑。将头部按照前、后、左、右的顺序摇晃,如此将头部摇晃一周,再向反方向摇动,各做10次。最后是互相争力。两手十指交叉,手掌置于颈项后,将颈部用力向前推,颈项则向后挺直,两力方向相反。与此同时,左右转头摇晃5次。放松,停片刻后再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