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网上“抢”赠品泄露个人信息容易惹出麻烦
2008-11-27 14:46:45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杨志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7日讯 不用到商场抢购、不用听销售人员唠叨,甚至不用花钱,只需通过网络发现各种各样的商品免费赠送信息,然后将鼠标轻轻一点,就能够免费试穿、试吃……近日,一个叫做“抢抢族”的网络族群开始在哈尔滨市流行开来。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抢抢族”虽然用着免费的午餐,但在这背后暗藏着种种隐忧,如狂轰滥炸式的电话、短信和邮件骚扰等。

  进入任意一个网站,点击注册,填写完详细的个人资料后便可成为网站的会员。这时你就可以在网站任意选择喜欢的商品申请试用,从唇彩、睫毛膏到MP3,从饼干、饮料到美容、美发服务等,可谓五花八门。如果一旦申请通过,那么只需要支付一定的邮寄费用,就可以等着收免费试用的产品。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商家之所以大力推行商品试用,主要是看重试用后带来的经济效益,商家通过“试用”的方式来推销产品或进行市场调查。

  哈尔滨市市民吴女士是位典型的“抢抢族”。繁忙的工作之余,她常在几家网站上穿梭,寻找试用品。采访中,吴女士让记者看其在网上“抢”来的东西,有玩具狮子、眼霜、便贴、小杯子及一部附送话费的诺基亚手机。“要想‘抢’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并不容易。”吴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常与其他网友交流经验和技巧,比如分工合作。“一些人注册,另外一些人负责刷新页面,相互配合才有更多机会。”“抢”到的东西,有的自己留着,有的就放到淘宝网上卖掉。“反正我也不用,卖掉还可以赚一点钱,很自由。”

  “抢抢族”虽然用着免费的午餐,但是也有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存在。“抢抢族”们容易被泄露个人隐私!”省社科院研究员张寅森指出了免费试用存在的问题。在网站注册时需要填写真实的身份,而这些详细的个人资料很容易被泄露。如果被不法商家获得这些信息,铺天盖地的短信、电话、甚至是上门推销络绎不绝,会让许多“抢抢族”疲惫不堪。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抢抢族”对产品的认知度只能通过网络,如果一旦在试吃或者试用中发生意外,可能因为无法提供有效票据而遭遇维权困境。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