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李建中:黑龙江省推行人才资源共享受益第一人
2008-12-06 09:48:0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赵宇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一个教授同属两个高校,这在10年之前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

  东北网12月6日讯 在哈工大科技大厦6层,有一个数据与知识工程研究中心,那是李建中用了10年心血一手创建起来的研究所。与李建中的采访,就是在他研究所中的办公室里进行的。办公室的陈设很简单:电脑、书架、办公桌,没有任何多余和奢侈的装修和装饰。李建中对此并不在意,他说可以做科研就够了。在记者看来,李建中的这种满足是因为这里有他的舞台、他的天地,他的智慧、他的心血在这里都可以得到最彻底的释放。倘若追根溯源,这一切的得来,都缘于10年前那一次人才任用制度的变更。

  10年前学术需要雁欲南飞故土难离陷入两难

  李建中不仅是我省首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也是我省推行人才资源共享受益的第一人。1998年5月,清华大学想调入一批全国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李建中便是其中之一。当他办手续时,几位省领导陆续找他谈话,中心只有一个,黑龙江想要留住他这样的人才。

  李建中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李建中说,他不是不喜欢黑龙江,也不是不喜欢黑大。搞国际学术交流,哈尔滨肯定是不如北京方便。许许多多的国际学术会议都是在北京举行的,很多时候李建中教授为了参加这些学术活动都不得不坐早上的航班飞过去,再坐晚上的航班飞回来。这些辛苦都可以忽略,唯独令他难以承受的是他的课题在这里没有条件完成。黑大是一所偏文科的综合性大学,在计算机方面没有博士点,而这又直接导致了科研人员的匮乏。1994年,他所负责的并行数据库研究就是因为没有科研队伍而没能拿到国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不能做研究是李建中最为痛苦的事情,很多个夜晚,他夜半醒来,都会为此在房间中焦虑地来回踱步。此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都曾力邀李建中调入自己的学校,都被李建中一一拒绝了。但是,1998年时李建中已经47岁了,他真的很担心,错过了清华这次调动机会,他就没办法在科研领域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后来,哈工大老校长杨士勤得知此事,力劝李建中到哈工大来任教,并从哈工大的八达集团调来500万元帮助李建中建立研究所。但是,另一边,黑大也渴望留住这样优秀的人才。于是,当时省教育厅找来哈工大和黑大的校长开会,经过商议之后,大家达成了人才共享的协议。

  10年后校际交流成为纽带学术共享人才共享

  之后,李建中有了双重身份,一边是哈工大数据与知识工程研究中心的主任,另一边是黑大的副校长、计算机学院的院长。根据协定,李建中可以领取双份工资,但是要在两个学校授课,研究成果也由两个学校共享。5年之后,李建中在哈工大培养出了第一个留校任教的博士,10年之后,李建中教授已经培养出了一批自己的科研梯队,而他所主持的并行数据库研究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现在他的这项成果已被运用到黑龙江和贵州的税务和银行系统中,销售额已近1个亿。10年间,李建中教授还成了黑大与哈工大之间交流的桥梁,他不仅帮助黑大建设了多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而且还为黑大输送了十几个哈工大毕业的博士任教。在这些博士当中,已有3人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而今,两个学校间这种有益的交流仍在继续。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