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0日讯 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省民委党组成员分别带领有关处室同志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深入落实《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努力解决全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工作部门自身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实现了学习实践活动与当前工作两结合、两不误、两促进。围绕佳木斯郊区敖其赫哲族村的新村建设问题,省民委在经过认真调研后,就新村规划设计、建筑风格、建设标准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一是要坚持新村建设与改善生活条件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传承传统文化相结合,与弘扬民族文化相结合。二是新村建设要突出民族特色,赫哲族是黑龙江省唯有的民族,在赫哲族新村的建设上,既要体现民族特色,又要具有创意,要体现出赫哲族厚重的文化底蕴。三是新村建设要让群众满意,建设时既要考虑专家学者的意见,更要注重群众的感受,建设的标准要考虑到群众的承受能力,同时充分考虑到赫哲族群众的生活习惯,避免新村建完却无人居住的现象发生。四是设计力求高标准,但要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围绕抚远县抓吉、南岗两个赫哲族村的发展问题,省民委在调研的同时,认真帮助少数民族村梳理发展思路,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意见建议。一是要进一步重视民族工作尤其是赫哲族工作,县委、县政府要真正把赫哲族发展工作摆上案头,放在心中,要坚持眼界向外,认真学习同江市等地经验,坚持“打民族牌,走特色路”,从赫哲族是黑龙江省唯有的民族这一实际出发,打好赫哲族这个特色牌。二是赫哲族要形成稳定的产业。由于两个赫哲族村没有土地,生活的主要来源是江上打鱼,而目前鱼资源严重枯竭,其他产业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形成优势,导致赫哲族收入没有保障,群众生活受到较大影响。县委、县政府要想方设法解决两个赫哲族村的土地问题,为其今后的生产生活奠定基础。三是要加速赫哲族村的房屋改造和道路建设。县委、县政府要高度重视,整合资源,调动县直各部门积极性,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调查摸底,搞好规划设计,认真做好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围绕我省县级民族工作部门办公设备陈旧落后,在一定程度上给工作带来不便的问题,科学规范地做好县级项目规划编制、项目建设、项目管理等工作,努力为全省民族工作部门办实事、办好事,大力改善办公条件。省民委党组决定大力压缩项目管理费开支,用节省的经费购置了76台电脑,全部发放给各市(地)和县(市、区)民族工作部门。
针对齐齐哈尔民族学校基础设施差、教师职称评定难、贫困学生多的突出问题,协调当地教育主管部门采取三项政策措施予以解决。一是在齐齐哈尔市教育经费附加当中列支50万元,用于加强民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在中级技术职务评定中,给市民族学校“双语”学科教师单独下指标,放宽评聘条件。三是齐齐哈尔市教育局协调财政立项时列支50万元,用于补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