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1日讯 10日11时许,气温骤然下降至零下10摄氏度,寒风凛冽,“这样恶劣的天气,点燃大冬会圣火的火箭没问题吧!”质疑声不断充斥在人群中。面对恶劣的天气、人们的质疑,丝毫没能动摇哈工大航空学院刘力博的信心,“放心吧,我们已经经过了无数次火箭试射,点燃大冬会圣火,没问题。”话音未落,点燃大冬会圣火的24枚火箭分批次升空,正像刘力博所说,“点燃大冬会圣火,早已尽在掌握。”
火箭引燃火种方案如何出炉
2007年8月27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接到大冬会组委会下发的在该校进行火种采集的通知后,学校成立了以航天学院、机电学院、理学院、电气学院为核心,相关职能部处广泛参与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火种采集仪式工作委员会。
第二天,哈工大就开始面向全校师生征集大冬会火种的采集方案,共征集火种采集方案7类54种。经过聘请相关专家审核论证,最终确定初步方案,就是将火箭发射产生的尾火收集起来,作为大冬会的圣火。这种采集方式有三种寓意:大冬之火、青春之火和科技之火。
经过几十次的论证,考虑到采集仪式的新颖性、观赏性和科技含量,最终确定了现在的方案:两种机器人控制火箭升空并采集尾火。
机器人灵巧手配合火箭点火
机器人指灵巧手的研究属国际前沿课题,而HIT/DLR机器人灵巧手则是我国正在发展中的智能太空机器人的关键技术部件之一。它可以代替宇航员在恶劣危险的太空环境中进行一些复杂的作业,可以安装在太空智能机械臂上,独立到舱外进行一些长时间的困难而危险的维修、安装作业,而无须单靠宇航员经过几个小时的准备后冒着生命危险去从事。
机器人灵巧手在地面状态下的用途也很重要。它可以为人工智能、遥控操作以及抓取规划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还可以成为一些地面机器人的手,在核、生、化环境中从事探测、取样、装配、修理作业等,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据哈工大王树国校长介绍,爬壁机器人的技术难度也是相当大的。爬壁机器人在垂直的平面上运动,需要克服的技术难度非常大。吸附不紧,机器人无法附着在平面上;吸附过紧,机器人无法移动。再有,现场展示的灵巧手可以说是代表了当今世界灵巧手的最高水平,包含了大量的复杂技术。这两项技术在航天领域及国民经济建设各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火箭喷射火焰仿长征二号丙
24枚火箭呈V形排列,“24”代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V形代表大冬会胜利举行。大冬会点燃圣火的火箭究竟拥有那些尖端科技?据哈工大航空学院刘力博介绍,点燃圣火的火箭真正的名字叫MR-05模型火箭,是我国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按照1:35缩比仿真制作的模型火箭。箭体直径90mm,总长970mm,尾翼装1枚C6-4型和4枚C6-0型模型火箭发动机,飞行高度约100m。箭体内装有回收降落伞,可以安全回收,多次发射。模型采用玻璃钢管筒制作,外形逼真,结构牢固。1987年,长征二号丙火箭在成功发射第11颗返回式卫星后,由于连续7次发射成功,被中国质量协会授予“全国质量金质奖”。考虑其外形以及相关科技,最终点燃圣火的火箭选定了MR-05模型火箭。采用电打火并联方式分三次发射24枚火箭,每枚火箭内都有5枚发动装置,其中4枚呈田字形对称排列,确保火箭垂直发射,在火箭升空内,最后一枚发动装置启动发生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内降落伞发射缓缓降落,用来点火的火箭起飞原理与真实的火箭近乎一样。
点火绝对安全箭体可安全回收
与一般的化学动力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模型火箭发动机也是利用自身携带的推进剂在燃烧室燃烧,生成的高温高压燃气流经喷管时不断加速,最后以极高速度从喷管出口面喷射出去,从而产生反方向的推力。所不同的是,模型火箭发动机增加了用以实现箭体安全回收的延时剂和开伞剂。推进剂燃烧完毕后延时剂开始燃烧。延时剂燃烧完毕,开伞剂开始工作,产生大量气体,气体膨胀冲开堵盖,将回收装置连同头锥推出箭体筒段,从而实现箭体分离,降落伞打开,箭体安全回收。
此次用来点燃圣火的火箭形态较小,要求发射、飞行都要有相当高的精度,为了确保火箭点火顺利完成,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筹备半年时间,就连刘力博也记不清到底试射多少次,他说:“火箭中呈田字形排列的4枚推动装置必须要水平一直,推动受力相同,不然很难达到24枚火箭分组同步发射,依靠火箭喷射出的火焰点燃大冬会圣火在世界上尚属首例。”
全部火箭模型均为学生组装
火箭技术组承担着火箭模型发射任务,这是圣火能否成功点燃的关键环节,不容出现任何差错。
据介绍,筹备期间,技术组提出、讨论了多组实施方案,对每种方案的可行性和成功性进行了深入分析。而火箭技术组的大部分学生都来自航天学院航模协会。
据哈工大航空学院刘力博介绍,航模协会成立于1990年,至今有18年的历史,曾多次参加过全国航空模型锦标赛、黑龙江省大学生无人机比赛等大型赛事。在前不久庆祝“神七”和哈工大小卫星成功发射的航模表演也有他们的身影。这次更是参与了哈尔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负责火箭模型的准备与点火。大冬会点火所用的全部火箭模型都是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组装,并经过多次模拟发射试验,从而保证了最后的点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