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大连"海岛参店骤然增多 质价不符成普遍现象
2008-12-16 09:33:41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孙莹 原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6日讯 近段时间,曾被视为高档食品的海参消费在哈市骤然升温,短短几个月,以“大连”海岛参为招牌的各加盟连锁店和旗舰店遍地开花,海参品种和价格也因竞争激烈变得让人迷惑。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哈尔滨市的部分海参销售点,发现海参价格从每公斤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而这巨大的价差背后也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行业现象”。

  “大连”海岛参遍地开花

  近日来,哈市街头和各大超市里的海参专卖店骤然多了起来,在道里区经纬街、友谊路和南岗区果戈里大街等繁华地段,批发海参、海参专卖、礼品海参、自家海参等字样处处可见,仅果戈里大街就有20余家海参店新近开张,生意火爆,竞争也日益激烈。

  据调查,因大连渤海海域的海参营养价值很高,几乎所有专卖店都打出了“大连海岛参”招牌,如大连长兴岛、参鲍岛、棒槌岛、财神岛海参等字样,并号称深海养殖,原种野生。据经纬街一家海参店老板讲,不到一年时间,这条几十米长的街上先后开了10余家海参店,由于竞争激烈,商家不仅在品种上下足功夫,如盐干参、淡干参、纯干参、鲜海参等五花八门,海参价格也一降再降。最初5000元/公斤的干海参现在有的店内批发价已经降到了1000元/公斤。

  高利润“驱动”一哄而上

  目前,哈市海参店分加盟经营和自产自销两种模式。加盟店按照品牌知名度的不同,每年交上几千元或几万元不等的加盟费,租个门市房,每月从总店进货,如果销售滞缓,余货总店还可照单回收。自产自销则是自家包海养参,加工后销售。一家加盟商告诉记者,现在市民保健意识增强了,吃海参已成为时尚和品位的象征,也是馈赠的首选礼品。一些在大连养殖或经销海参的商人抓住商机,都将店铺从沿海城市转移到了东北,哈市最集中。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海参店都是中小规模,市场上没有统一的定价,有“QS”标志的海参不多。据一经销商透露,有的海参0.5公斤能营利1000多元,即使是个小店,一年下来至少能赚10至20万元,可谓“暴利”。


 

  要价多少“看人下菜碟”

  据了解,生长周期、产地、营养功效以及加工方法不同,海参的价格也不同,有的甚至相差10余倍。据业内人士透露,公认营养价值最高的海参是我国的辽参,主产地大连,价格与外国参相比较为昂贵。但是,尽管哈尔滨市市场上叫卖的都是“大连野生海参”,可实际上多数都是养殖参,有的商家还用日本、俄罗斯的低价海参充当“大连参”,欺骗缺乏海参知识的消费者。

  一位女老板告诉记者,有些海参店“看人下菜碟”,对买海参用于送礼的外行顾客,就会“狮子大张口”或推销一些劣质品,这些海参拿回去一经高温往往就会化掉;由于商家都在打价格战,有些商家将个头小的海参放在盐和草木灰水中腌制两三天后再晒干,浸泡一次每公斤海参增重一两左右,如此反复操作,“一公斤海参能加六两盐”,不但营养成分所剩无几,有的海参甚至刚一发就烂掉了;一般海参生长周期需要3年以上,有的海参养殖户为了高产,给海参喂一些添加剂,一至两年就长到成年,从而降低了养殖成本,牟取暴利,这种海参在口感和营养价值上都大打折扣。另外,海参加工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质量的优劣,当前在国内,采取新技术、新设备进行海参加工的企业不多,大多数仍然实行土法加工海参,质量优劣只能凭业户良心把握。

  如何鉴别海参质量

  据医大四院营养学专家介绍,海参的营养价值虽高,适量服用可以起到滋补的作用,但市民不要盲目追风补参,一旦过量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此外,一些市民认为生吃海参的营养价值最高也是一种误区,而孕妇怀孕期间大量服用海参,营养过剩会导致胎儿过大,造成难产。

  外观完整端正,肉肥厚,肉刺齐全,无缺损。不完整的是商贩将腐败部分去除后剩下的,体形歪曲干瘪说明捕捞已久。

  够干,水分含量越低价格越实惠,而水分含量过高则不利于海参的保存和保质。

  淡口、结实而有光泽,掺明矾的海参,则有很重的咸味或涩味。

  大小均匀,腹中无沙。有些商贩为牟取暴利,往海参腹中填充沙子,以增加重量。

  干海参个体坚硬,不易掰开,分量较轻,为上品,劣质干海参易于掰断,并有盐结晶或杂质脱落,掺假的海参摸上去发黏,手上有灰。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