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上名牌大学明码标价 骗子狂搂学生家长650万(图)
2008-12-18 10:25:59 来源:大庆网  作者:徐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内容提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37万元,中国人民大学30万,北方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27万……

  东北网12月18日讯 上名牌大学明码标价,市教育局退休干部协助诈骗女骗子狂搂学生家长650万警方提醒:考生家长要特别提防“四类”招生骗子。

  骗子伪造的录取通知书

     招生骗子,年年都出来兴风作浪。可这起骗案确实不一样:数额巨大,堪称惊天,又有“内部人”助力。于是骗起来顺风顺水。

  案子破了,骗子进了看守所,而且注定要过起漫长铁窗生活;被骗家长正憋在家里懊恼,不菲的血汗钱被骗走了,孩子的学业还耽误了,真有大头钻进灶坑的感觉。


 

  怪谁呢?

  怪骗子吗?骗子随处有,骗术也不高明,媒体差不多三天两头就“吵吵”一次,你咋还往“套”里钻?

  怪家长吗?为子女上个名牌大学,将来好光宗耀祖,做个人上人,这也看似没啥错呀?

  那就只能怪金钱了。如果骗子不是为了钱,她就不能明知法律利剑高悬,也要铤而走险。因为金钱,能带来佳肴、美女、名车、洋房……能让穷光蛋一下子珠光宝气起来,能让猥琐之徒也像模像样有了尊严……

  如果家长兜里没钱,如果孩子争气,那几十万元就不必掏了。敢情家长们以为,只要掏了钱,就为自己的儿女奠定了成龙成凤的基础,抑或真的就成龙成凤了;家长们以为花了钱,就没有办不到的事……金钱万能还深藏他们的心中。



  骗子伪造的“北大”补招学生复函

  笔者以为,金钱的背后,都藏着等值、甚至超值的血汗,动辄抛出几十万元,不心疼吗?难道钱是“大风刮来的”?抑或贪官们掠夺的赃钱,还要承担着“秋后算账”的风险压力,正如花儿乐队那句唯一可听明白的歌词“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经验表明,金钱买不来永远的高贵,父母的爱用错了地方,往往就是害人的毒药;而骗子的陷阱,到头来都是自己为自己准备的。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37万元,中国人民大学30万,北方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27万……”12月15日,当这张价格表赫然展现在民警面前时,让见多识广的民警也感到惊讶。然而,让人更无法理解的是,竟然有31名家长轻信了这张价格表,并以为花上几十万元钱就能将孩子送入名牌大学读书。

  10天前,乘风公安分局破获了这桩特大招生诈骗案。涉案的3名骗子谎称“上头有人……”“认识国家教育部负责招生的领导,可以帮助高考生进入名牌大学读书”,31名家长对这样的话信以为真,主动“送”给骗子高达650万余元的“好处费”。

  12月5日,3名犯罪嫌疑人被乘风公安分局全部抓获。其中主犯是一名有偿解除劳动合同的许姓女子,另外两名涉案男子,一名是市教育局退休干部鲍某,一名是来自五常市的无业人员于某。

  让一个家庭掏出几十万给孩子办理上大学,这绝不是一件小事儿,家长也会格外小心谨慎。那么,这3名骗子的骗术究竟是如何施展的?学生家长又是怎样掉进骗子设下的陷阱的呢?


 

  多名家长声称被骗

  “我们被骗了,那个女骗子拿了我十多万元钱,却只给我们一张假的大学录取通知书……”10月中旬,乘风公安分局接到了两名家长的报案。

  就在警方介入调查时,又有几名家长相继报案,被骗数额较大,引起了乘风公安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

  据报案家长说,他们听一名姓许的女子说,她认识国家教育部招生部门的领导,能够疏通关系给孩子办理上名牌大学,但需要一定的“好处费”。

  许某说,事儿办成后,名牌大学会给学生发来大学录取通知书。可是,当学生拿着录取通知书报到时,却发现录取通知书是假的。

  家长将骗子给他们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南京分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假录取通知书交给了警方。这些家长说,他们被骗去的钱加到一块儿已经超过了50万元。

  骗子手法如此高超,涉案金额也十分巨大。“要抓紧调查,不能让骗子如此嚣张。”乘风公安分局局长焦金义亲自挂帅成为专案组组长,指令刑侦二队投入全部警力展开侦查。

  “这起案件涉及金额巨大,涉及人员多,一定要挖出根源。”焦金义在案情分析会上说。

  经过缜密侦查,刑侦二队队长徐春辉及侦查员根据掌握的线索,立即赶赴外省抓捕犯罪嫌疑人许某。

  10月28日,犯罪嫌疑人许某被抓捕归案。12月5日,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鲍某、于某被抓获。


 

  骗子连环赚取利润

  3个骗子交代,他们分工明确,鲍某找生源,于某疏通关系。

  据许某供述,她根本就不认识国家教育部的领导,为了诈骗所需,她虚构了很多“事实”,也从始至终没给一个学生办成上名牌大学的事。

  许某说,2006年,她获知一些家长想通过花钱让自己子女上名牌大学,她从中“嗅”出了“商机”。随后,她开始“经营”这档“生意”,并以各种机会故意“放风”,说自己“上头有人……”“认识国家教育部的招生领导……”当年,就有8名学生的家长找上门来,让她给子女办理上名牌大学的事。她共收取了家长“好处费”127万余元。

  2007年初,许某在北京又将消息“传达”给了自己的五常老乡于某。见有利可图,于某又将自己认识多年的老朋友鲍某介绍给许某。鲍某是市教育局的一名退休干部,由于名头不小,很多家长都找他咨询报考志愿,鲍某就利用这个机会向这些家长“放风”,帮助许某联系生源。

  在许某提出的办理上学价格表的基础上,于某又在每名学生需要交的钱的基础上增加一部分钱,以获得利润。而鲍某在于某提供的新的价格表上,每名学生再增加2万到3万元不等,赚“差价”。

  2007年,3人为23名学生办理上大学,共收取家长“好处费”520万余元。在行骗的过程中,有的家长发现了异样,向鲍某索要已经交出的钱,鲍某实在推不过,答应给家长退钱。

  两年内,3名犯罪嫌疑人骗取的650万余元,退还给14名家长350万余元。现在,还有17名家长的300万余元没有追回。

  多名学生耽误学业

  记者得知,为了让家长相信,许某在学生高考前为他们提供3份表格:学生登记表、学生政治审查表、入学登记表。学生填完自己想报考的志愿,许某会向家长提供报考不同院校的价格表,然后收取定金。后来,许某干脆收全款。就这样,这些家长几十万元的血汗钱轻松地进入了骗子的腰包。

  家长孟娟交完钱后,却迟迟接不到录取通知书。在全家焦急的等待中,许某告诉她带着孩子来北京,事情办妥了。当孟娟满心欢喜地领着女儿瑶瑶到达北京时,却发现瑶瑶上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并不是所谓的名校。当孟娟质疑时,许某就谎称学校在装修,过一段时间就回到主校区了。

  “入校”后的瑶瑶正常上课、住宿,但就是没有国家统招生入学的正规手续。拖了几个月之后,孟娟越来越怀疑,这些学校十分不正规,后来孟娟才知道瑶瑶所上的学校竟是民办学校。无奈之下,孟娟领着瑶瑶回到大庆复读,可这时距离第二年的高考已经不远了。

  记者在采访中还得知,有些为孩子花钱办理上学的家长,并不是因为孩子的分数不够上大学,而是他们想让孩子能够上名牌大学。有的孩子第一年高考时,明明可以进入二表本科院校读书,却在折腾了一大圈儿后,花高费读了三表本科院校。

  其中的一名学生小冰,第一年以582分考上了哈尔滨理工大学,由于父母一直给小冰办理所谓的“名校”,因此小冰也一直没有上学。小冰的父母发现许某是在诈骗后,马上向其索要已经交完的钱。好在小冰一直以生病为由没有入校,在开学几个月后,小冰才走进了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校园。可许某这时却假惺惺地哭诉,说小冰的父母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因为她马上就能帮助小冰上北京的名校了。


 

  要防“四类”招生骗子

  据了解,31名受骗学生的家长很多与许某都没见过面,他们都是通过鲍某、于某帮忙“搭桥”的。

  这些被家长“安排”的31个孩子,现在都在哪儿?是不是已经通过再次考试如愿地走进了大学的校门?现在还无法一一查证。只知道他们在自己的父母被骗后,心灵也备受折磨。他们那并不成熟的心灵,能否承担起这么残酷的事实,无法探测。这个惊天骗局到底是谁的错,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不是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了呢?

  “侦破此案后,我们也感到很痛心,孩子们哪能承受这样的打击,这些家长简直是太糊涂了!”乘风公安分局刑侦二队队长徐春辉在介绍案情时对记者说。

  徐队长还说,这起案件涉案的金额不但巨大,还十分复杂。他们在犯罪嫌疑人落网后,马上连夜制作出被骗的31名家长与许某、鲍某、于某经济往来的账目表。记者在现场看到了这两张密密麻麻的账目,一笔笔钱款的转入转出情况十分清晰,骗术之简单让人咋舌。

  为此,乘风警方特别提示高考学生的家长,要注意防范“四类”招生骗子。

  第一类:谎称自己是一些高等院校的招生代理,掌握录取指标,只要交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办理录取手续。

  第二类:谎称与国家教育部门有“特殊关系”,可以帮忙疏通关系,但需要交付定金,然后帮助办事儿。

  第三类:帮助家长联系让孩子上名牌大学,而实际上是这些名校下属的专修或自考的学校。这些学校最后给毕业学生颁发的不是大学文凭,只是一张结业证书。

  第四类:宣称可以通过高校自主招生入学。鲍某曾说过的“点招生”就是这一类,因为实际上这是骗子为了迎合那些考分不够,却想上好学校的学生,而实施的一种手段。

  最后,乘风警方提醒那些被骗的家长,遭遇这样的骗子一定要及时报案,以协助警方破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