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9日讯 (记者 邵奇)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入分析检查阶段以来,省信息产业厅围绕如何科学发展和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挑战,认真查找影响和制约行业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深入分析主客观原因,在前期形成的产业发展新思路和实现5个转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情况项整改措施。
据了解,突出抓好大项目工程。在原定5大类11个重点项目基础上,加快多晶硅、光伏产业、蓝宝石衬底基片、锂离子电池、集成电路设计大项目建设。用好2009年信息产业专项资金,重点向大项目倾斜。
抓好产业园区基地建设。推进中俄信息产业园建设,抓好哈尔滨、牡丹江和远东三个园区,形成产值180亿美元、双边贸易额100亿美元规模。打造对俄贸易主导产业,发挥黑河、绥芬河、黑瞎子岛对俄电子产品贸易展示区作用。推进软件产业基地建设,扶持一批专、精、深软件企业入住哈尔滨精品软件园。推进数控机床研发基地建设,以齐二机床技术中心实验室为依托,打造国家重型数控机床数控系统研发基地。
加快电子产品制造业发展。重点建设三大产业集群。推进以汽车电子、机械电子、数控电子和敏感元器件为主体的新型电子产品制造业产业集群;推进以全自动、智能型大功率电源为龙头的电力电子产业集群;推进以光伏产业和半导体照明产业为重点的电子材料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全力打造数字加工、动漫游戏产品、数字产品制造、信息服务等四大工程。
做强做大服务外包产业。打造以“哈大齐”工业走廊为经济链条的我省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大力开展对俄、对日、对韩服务外包业务,推进装备制造业外包,医药生物外包、石油石化外包、森工煤炭外包、呼叫中心外包、数据加工外包,地理信息外包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服务外包骨干企业。
加快两化融合。加快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重点支持石化、煤炭、森工、机床、汽车、金融等行业应用信息技术、产品和装备,提高生产服务各个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抓好节能降耗,提高信息技术装备国产化率,加强产用互动和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抓好自主创新,带动行业持续发展。加快建立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改善技术创新市场环境,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制定支持自主创新政策和激励机制,建立公共技术支撑服务平台体系和保障运行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抓好体制机制建设。加强政策机制建设,制定资金扶持政策、人才奖励政策、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加快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转变,由以业内为主,向多领域和社会服务上转变,逐步建立产业发展部门、市场准入部门、人才培养部门等于一体的有效协调发展机制,加强信息产业相关部门、企业的技术协作、生产协作和市场协作,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效率。
抓好能力作风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提高5个能力,即:驾驭宏观经济的能力,破解难题的能力,沟通协调的能力和调查研究的能力。加大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力度,集中精力抓发展抓落实。当前要认真研究金融危机带来的新变化,在保增长上下工夫,不断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认真完成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和年度工作目标,保持行业平稳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