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1日讯 一位艾滋患儿正在经历治疗的最关键阶段,志愿者们正在为他奔走,要用爱心挽留11岁的生命。
19日,推开房门,一群穿着花花绿绿衣服的人挤满了房间。“咯咯”的笑声不时荡漾在房间的各个角落,病床上半卧着11岁的晚期艾滋病患儿天天。他天真的笑容里,折射着志愿者们无限的关爱和温暖。
一次高烧查出艾滋病
天天很内向,生病的时候也不哭不闹。周围的邻居和亲属一直以为他得了“白血病”,抵抗力低下,三天两头总要住院。天天来自七台河市一个小县城,每次生病的时候他在县城医院都按照血液病进行治疗,病情时有缓解,但总是不见根本好转。
一个月前,天天又发高烧了,怎么都退不下去。不得已,奶奶带着全校同学为天天捐助的3300元钱,来到哈尔滨治病。“确诊的结果就像是个晴天霹雳,我的小孙子竟然患上了艾滋病!”奶奶红着眼圈告诉记者。经过哈医大一院感染科医生检查发现,正常人的CD4 T淋巴细胞应为400多个,而天天只有3个,肝功能轻度异常,血小板30000,已处于艾滋病晚期。
家庭残缺无力就医
天天是个可怜的孩子,天天3岁时,妈妈就被一场车祸夺走了生命。天天是奶奶带大的。据天天的奶奶介绍,天天的妈妈在生完天天后,曾出血过多,而当地医院没有血库,就输入了一些没有质量保证的血液。医生询问得知,天天今年11岁,从没输过血,只有母婴传播才可能被感染。最后大家分析认为,天天的妈妈有可能就是在输血时被传染上了艾滋病,而天天则可能是在吃母乳的时候咬破乳头被传染上的。
据哈医大一院感染科的王福祥副教授介绍,天天的病情非常严重,是他接触的儿童艾滋患者中年龄最小、病情最严重的一个。
没有妈妈的天天是不幸的,然而没钱治病才是小天天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他爸爸患有肠梗阻,上个月刚刚从这个医院出院。”奶奶说,天天的爸爸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严重时下地都困难,“他只要能自理,我们就知足了。”天天全家唯一的收入是爷爷每月700多元的残疾人补助金。“这点儿钱,维持4口人的生计都难,别说治病了。”面对着即将要花费的巨额治疗费用,天天的奶奶无助地抱着孙子大哭起来。
获奖舞台剧奖金捐给天天
“妈妈,宝贝很难过,宝贝用力地呼吸,可是一股无名的疼痛,穿透宝贝的心,宝贝不想哭,可是眼泪自己流了出来……妈妈,宝贝好像看见你了,你是来接宝贝的吗?那为什么又消失了?”这是我省获得防艾反歧视作品征集大赛最高奖项——“红丝带”奖的舞台剧《不想再孤单》中的一段台词。
舞台剧《不想再孤单》向人们讲述了一个艾滋病孤儿“宝贝”的悲惨命运和在社会各界帮助下重新获得生命的故事。天天的遭遇和这出剧的内容有些相似。19日,该剧的表演者之一、本报王帮办小义工、12岁的孙慧熙带着获得的奖金来到病床前看望天天。
聊天、打扑克……孩子们之间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你累了吧?躺下休息一会儿好吗?”虽然也是个孩子,但是孙慧熙很会照顾人。“再玩会儿吧,我不累!”天天舍不得放弃与小朋友一起玩的每分每秒。慧熙和其他演员把总计1500元奖金全部捐给了天天。钱递到天天奶奶手中的那一刻,天天的奶奶紧紧地抱着慧熙:“你就是我的孙子呀,除了天天,我又有一个孙子了!”
爱心陪伴让天天获得力量
这些天以来,天天病房里的志愿者从未间断过。黑龙江大学、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医大、哈商大……20余名志愿者担起了每天陪伴天天的“任务”,“一天都不得缺席”是大家的承诺。志愿者们自己分成了小组,每天至少有两个人来值班,让天天不会感觉到孤独。
“我们第一天见到天天时,他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我们的心都跟着孩子一起变得冰凉。”志愿者任海涛说,那一刻大家就决定承担起陪伴天天的责任。除了“值班”,大家一有空就来医院,看着天天进抢救室,大家会跟着担忧,看着天天平安出来,大家又放松地长吐一口气。“回想着第一天看到天天时的样子,他从嘴角里挤出来一句‘谢谢’,我差点儿就哭了!”志愿者张宇告诉记者。就这样,天天在大家的陪伴下一天天好起来了。
天天还需5万元救命款
“最近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是最危险的时候,通过药物将CD4 T淋巴细胞上升到200个,孩子的生命基本上就保住了。”王福祥副教授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天天的病情仍然非常严重,省疾病控制中心已经向国家申请了抗艾滋病免费治疗药物,除了王福祥副教授和一些好心人的捐赠,医院也减免了相当一部分费用。但天天的后期治疗可能还会面临很多问题,因为孩子的免疫力非常低,很容易发生各种细菌病毒的感染,一次感染就可能致命。
据王福祥副教授介绍,如果能顺利帮天天度过3到6个月的治疗期,那么天天的生命将有可能持续10年以上,但是这期间要实施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要对天天保持密切观察,通过药物维持孩子的生命,这些治疗大约还需5万元钱。
“有了这笔救命钱,我们大家就可以把天天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了,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也能让一个稚嫩的生命变得坚强。”在志愿者们纷纷解囊的同时,大家也发出了这样的呼唤。就在这个周末,志愿者们还将冒着严寒走上街头,为天天筹集救命的爱心款,他们期盼着,爱心再多一点点儿……(文中天天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