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进口奶粉大量涌入成本价格低35% 龙江奶农面临挑战
2008-12-22 09:44:3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黄春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22日讯 在三鹿奶粉事件尚未平息之时,我国奶业又面临着进口奶粉的严峻威胁。这种内忧外患的状况,令龙江奶业感到阵阵寒意。

  海外乳业“跑马圈地”

  据统计,今年下半年,进口奶粉的数量猛增,10月份全国进口奶粉数量比8月份猛增了60%多。预计2008年11月份到2009年7月份将有10万吨大包装奶粉进入我国市场,超过2007年全年的进口总量。

  与此同时,进口奶粉的价格持续下降。目前,进口大包装奶粉即原料奶粉的价格比我省同类产品的成本价低35%以上,国际奶粉的进口价比我省原料奶的生产成本价低7000元/吨。而且进口奶粉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今年10月,进口品牌奶粉的市场占有率也由70.6%增加到86.8%,国产品牌奶粉则由29.4%下降到了13.2%。

  除了奶粉这一传统的优势项目,外资还把触角伸到了液态奶领域。有消息表明,今年9月,日本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之一朝日啤酒宣布进军中国液态奶市场。目前北京、上海、青岛三地已有朝日绿源牛奶销售,价格是普通牛奶的1.5~2倍。而有近40年历史的韩国每日乳业公司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准备在山东威海建设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企业。法国乳业巨头达能不仅收购了妙士乳业,还积极接触新希望乳业,准备通过购买股权的方式实现控股新希望乳业的目标。此外,达能还准备购买广东省内的两家乳品企业控制权。

  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德胜分析说,进口奶粉大量涌入我国,可能是那些乳业大国化解金融危机的一种方法,也是他们抢占我国市场的一种营销策略。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降低库存,增加资金的流动量。

  而“三鹿事件”发生后,国产品牌遭遇信任危机,这为实力雄厚的外资乳品企业抢占中国奶业市场提供了契机,他们正迅速占领由国产乳品企业留下的市场空白。虽然他们压低了价格,获利很少,但他们觊觎的是我国长远的乳品市场和更多的市场份额。

  另有专家指出,我国加入世贸后,信守承诺,大幅度降低关税,使农业保护总水平成为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因此,外企进入我国农业领域的负担大大减轻。目前,发达国家的乳品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而我国具有庞大的人口规模,乳品市场潜力很大,所以一些发达国家的乳业跨国公司,早已将开拓中国市场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近年来,国际农业资本一直通过并购、兼并、参股等方式抢占我国乳品市场。


   龙江奶业受到严重威胁

  王德胜说,进口奶粉的大量涌入,将严重冲击我省奶业的发展。对一些因“三鹿事件”而生存艰难的乳品企业,这犹如雪上加霜。更为严重的是,它将使奶农的养殖效益下降,进而威胁我省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三鹿奶粉事件后,由于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国产奶粉销量下降了40%,全国的大包装奶粉即原料奶粉市场严重萎缩,导致我省一些乳品企业的大包装奶粉大量积压。而进口大包装奶粉与国产大包装奶粉价格倒挂的局面,将使大量食品企业将订单转向进口大包装奶粉。使我省大包装奶粉市场被夺走,大包装奶粉加工企业库存增加,销售滞缓,资金周转困难,效益下滑。目前,我省已有约1/3的小型乳品企业因此倒闭。

  与此同时,为了降低成本争夺市场,一些乳品企业可能会考虑购买便宜的进口大包装奶粉作为原料的替代品,这将导致奶农生产地生鲜奶价格下滑,奶牛养殖户收益下降。据了解,每年冬季都是我省的乳制品销售旺季,也是生鲜奶价格最高的时期,但今年是旺季不旺,生鲜奶的价格比夏季还要低,这是近15年来罕见的现象。

  哈尔滨市道里区太平镇太富牧场负责人沈振起忧虑地对记者说,往年冬季一些乳品企业都来牧场抢奶,那时牧场一天能销出30吨生鲜奶,今年的生鲜奶送都送不出去,销量比去年少了一半。而且奶价特别低,现在牧场只能勉强维持。而安达市先源乡养牛大户赵中天则用“惨淡经营”来形容当前的牧场状况。他告诉记者,他经营的牧场有近200头牛,往年冬天生鲜奶的收购价都在3元/公斤以上,今年一直在2.6元/公斤左右波动。奶价下降了,但人工费、水电费等养殖成本却在增加,所以现在牧场几乎没有利润。

  据了解,我省每公斤生鲜奶的成本为2.43元。现在,我省大多数地区的生鲜奶收购价都在成本价上下徘徊,个别地区的奶价已下降到2元/公斤左右。目前有约20%的奶农已处于亏损状态,长期下去将造成奶牛养殖大面积亏损,使我省奶牛饲养质量下降,进而影响我省千万吨奶战略规划的顺利实施和完成。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