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搜 索
齐市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 万户居民当年圆了楼房梦
2008-12-23 10:17:2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姚建平 郭存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12月10日,拿着刚刚领到手的二室一厅71平方米回迁房钥匙,家住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江安街道合意社区的下岗职工张守义显得格外高兴,“我们几代人住楼房的梦想终于圆了。”

  这一天,是全市棚户区居民大喜的日子,首批1017户居民领到回迁房钥匙。到本月底,将有近万户居民搬进新居,实现了当年拆迁、当年建设、当年完工、当年回迁。

  棚改列为“天字号”工程

  齐齐哈尔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城区内棚户区681.2万平方米,涉及11.3万户、33.7万人,其中,中心城区集中连片棚户区44片、593.8万平方米,住户9.8万户、28.6万人。

  从2001年开始,齐齐哈尔市相继拆迁棚户区350万平方米,新建住宅小区58个,17.3万人告别了棚户区,其中1.5万户4.6万人住进了政府集中建设的安居小区。

  今年,齐齐哈尔市把棚改列为“一把手”工程和“天字号”工程,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安居工程与住宅开发良性互动”的成功路子。依照省委、省政府5年内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总要求,齐齐哈尔市超前运作和部署,确定利用4年时间,提前完成改造任务。今年改造棚户区150万平方米,建设回迁安置房120万平方米;明年计划改造棚户区面积180万平方米,2010年计划改造棚户区面积177万平方米,2011年计划改造棚户区面积174.2万平方米。

  多方合力“惠民工程”更惠民

  齐齐哈尔市集思广益,开辟出12种融资渠道,包括借款、贷款、现存土地变现、建筑商垫资、募集、招商引资、向上争取等,广泛筹措资金。全市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工商业者等纷纷慷慨解囊,为棚改捐款436万元;水、电、气、热单位义务承担配套工程;开发、施工企业垫资2.3亿元;政府收储2.31亿元;棚户区内的商服网点和商品住宅,委托拍卖行全部采取对外竞价销售。

     全市累计筹措棚改资金10.34亿元。

  从5月6日召开全市棚改动员大会,到5月22日回迁安置房开工建设,再到7月5日新合家园63号楼成为全市首栋实现主体封顶的棚改回迁房,齐齐哈尔市棚改拆迁建设速度创造了奇迹。全市仅用6个月时间,就完成拆迁面积43万平方米9246户,竣工回迁房100栋49.5万平方米。

  阳光拆迁安置弱势群体

  实行依法拆迁、有情拆迁、阳光拆迁。有关部门提前调查摸底,制定回迁方案,妥善解决生活贫困居民的动迁难题,为特困居民免费提供中转住所,保证棚改拆迁和安置工作顺利开展。由于依法拆迁、规范运作,棚户区改造拆迁工作得到广大居民支持和配合,全市无一人上访。

  不断完善政策,强化保障措施。在拆迁补偿上,实行有证房拆一还一,无证房拆二还一;特困户、残疾户有证房不足40平方米直接上靠到保障户型40平方米,不用交任何费用;上不起楼的享受保底政策,住廉租房;对上得起楼住不起的,在物业费、取暖费、用气费等方面适当减免,保证住得久、住得好;安排孤寡老人住进公寓。使“惠民工程”惠及更多群众。

  目前,棚户区居民由原户均住房建筑面积22平方米、人均7.5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55平方米、18.3平方米,已接近全市人均居住水平。

  大面积的棚户区改造,大大改变了城市面貌,推进了道路、排水、供热、供气、广场、绿化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新建和拓宽改造主次干道156条、260万平方米,铺设排水管线8.3万米,铺设供水管线2.1万米,天然气管线9万米。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了9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43平方米,中心城区全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天数增加到327天。

责任编辑:路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