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到现在,仍有行人、车辆冒险过江。 |
市民自发救援 难度大
近年来,几乎每年冬季松花江哈尔滨段的江面都会发生行人或车辆坠入江中的事件。
“当发现有人或车坠江后,我们马上去救。”22日,记者在采访时,一名在江边经营小生意的王先生说。王先生告诉记者,每年冬天他都会在这里做小生意,每年也都能碰到坠江的行人或车辆。当看到突发情况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报警,然后,组织岸上的人营救坠江的人。王先生表示,但是,因为不专业,也没有救援工具和设施,对一些事故也无能为力,比如坠江者附近江面的冰比较薄,如果营救人员上去后,也可能坠入江中。这时,就需要专业的救援队伍来营救。
到哪里去找专业的救援人员,王先生不知道,所以,他只能报警等候警察来救人。王先生告诉记者,松花江附近有一些以“挣钱”为目的的人专门替别人打捞坠江车辆,收费很高,打捞一辆车大概要5000多元。
气垫船等设备将增援
每当冬季江面上出现险情的时候,市民都会看到消防战士在江面上利用工具对坠江的人或车辆进行救援。哈市消防支队战训科科长刘德东告诉记者,每年冬季,他们都会接到一两起坠江事故的报警。“我们的救援设备大多是在陆地上使用的,适合在冰面上使用的救援设备很少。”刘德东说。
刘德东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使用的冰面救援设备主要有两种:冰上滑梯和投抛器,这两种设备都存在局限性。
“如果遇到救援难度大的坠江事故,我们只能想其他办法。”刘德东说,由于冬季江水冰冷,坠江者掉入江中后坚持的时间很短,救援时段也相应缩短了。由于救援设备有限,救援成功率也肯定会打折扣。但是,这种情况将很快得到改善。刘德东告诉记者,哈市消防支队将购买气垫船等救援设备,冰面救援能力会比过去强很多。
水上搜救中心尚未接到报警
22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去年12月份哈市已出台了《哈尔滨市水上(冰上)抢险预案》(以下简称《预案》),今年5月份,哈市政府成立了水上搜救中心。
据了解,《预案》适用于哈市辖区水域船舶发生事故、遇险水上救助、防止和控制水域污染等水上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处理工作,同时也包括冰上搜救的应急处理。《预案》规定,哈尔滨港各航运单位值班室24小时守听遇险呼叫频道,收到求救信息后,立即通知有关部门。有救助能力的船舶应配备施救落水人员的器材、必要的医疗器材、药品和一定数量的防寒服。当出现人员遇险或死亡事故时,有关部门应到现场组织搜救。
哈市安监局安全生产协调处副处长张晓山告诉记者,水上搜救中心担负着夏季江面出现险情的搜救工作,也担负着冬季江面出现险情的搜救工作。当冰面上出现险情后,3人以上事故由水上搜救中心负责救援指挥,并启动《预案》;3人以内事故由公安部门负责救援。
据记者了解,到目前为止,水上搜救中心还没有接到一起报警。张晓山表示,市民在发现险情时可拨打110报警,也可拨打水上搜救中心电话:88919863报警。
事件回放
●2005年3月6日15时许,在哈市道里区靠近公路大桥的江面上,一名男子掉入江中。16时20分,就在救援人员距落水点10米左右时,该男子终因体力不支被江水冲走。
●2007年3月2日,在松花江哈市道外区民主乡胜利村江段,一辆从江面经过的卡车坠江,车上驾驶员失踪。
●2007年12月26日,在松花江哈尔滨段滨州铁路桥下江北一侧江面上,一辆过江的面包车行驶到江心时,整车掉入冰窟窿,车内3人全部遇难。
●2008年3月6日晚,哈市一名男子驾驶三轮农用车横穿松花江江面,坠入江中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