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4日讯 创建文明城,伊春两手抓。既抓育人又抓育林,在提高全民素质和建设绿色家园上下功夫。该市先后荣获“国家级园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
讲自信求自强已成风气
虽然曾陷入“两危”困境,伊春市始终认为:困难体现在林,但摆脱困境在人。他们把育人和育林一同纳入中心工作。在大力提高市民素质的同时,将育人重点放在未成年人、非公有制企业人员和弱势群体上。
既要后续有林,又要后继有人。伊春市在全市小学开展“学习上自强、生活上自立、思想上自信、行为上自律”和“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集体”“四自五爱”教育活动。开展活动至今,黎明小学120名学生被评为“老师的小助手、妈妈的好帮手、学习的小强手、科技的小能手、劳动的小巧手”。
近年,伊春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到去年底,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已发展至6.6万户,从业人员达25.1万人。为此,伊春市在这一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办班学习,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双拥活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宣传非公有制领域的先进典型。
友春木业有限责任公司原来为家庭式小作坊,有了一定发展后,在市有关部门帮助下,建立起党、团组织,通过开展“党员身边无次品、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违章、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等教育活动,使企业迅速成为该市的龙头企业。现在企业已安置下岗职工400多人,年创产值6000万元。
伊春市把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到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几年来,通过“身残志坚”等教育和帮扶,全市2.47万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中,已有1万人走上工作岗位,实现自食其力;通过“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等教育和帮扶,全市1.24万名无业或下岗妇女中,已有3876人通过自主创业和再就业实现脱贫;通过“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等教育和帮扶,已有2.58万个贫困职工户实现脱贫,脱贫率超过97%;通过“树立正确就业观”等教育,已有8.2万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全市登记失业率在4%以内。
山更青水更绿风光独好
2003年起,伊春市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举措。他们提出,再困难也决不向林子伸手,再困难也决不以拼资源换取暂时利益,再困难也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增长。
伊春市制定严厉措施管护森林。截至目前,全市已查处各类林政案件2000多起,处理违法违纪人员2300多人,处理涉林违纪干部306人。
2004年,伊春市发布“市长1号令”,全面停伐天然红松。随后,又组织成立保护红松联合会,开展红松认领活动,设立红松保护基金。
为培育资源,伊春市几经努力,终于成为全国唯一国有林林权改革试点单位,使广大林业职工真正成为大山的主人,调动起他们保护和培育资源的积极性,一举解决了国有林区长期存在的养人与养林、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的矛盾。
2004年林改至今,全市6623个林改户,共造林8313公顷,是同期国家投资造林的近三分之一。由于管护得力,林改户的林地无一起火情、盗伐事件发生,成活率均在95%以上;林下经济收入也十分可观,今年前3季度,全市林改户户均收入3.4万元,人均收入1.7万元。
2003年以来,市区内又栽种云杉、樟子松、白桦等270多万株。今日的伊春,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目前,已历史性地实现了森林资源年均净增500万立方米的良性消长循环。伊春市因此获得众多荣誉: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避暑胜地、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
2006年,在首届全球环境论坛上,被联合国授予“城市森林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范例”荣誉称号。
搞创建民为本全民支持
创建文明城,伊春市坚持以人为本,在城市建设、教育、医疗卫生、扶贫解困、社会治安、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等关乎民生问题上下大力气。
提升城市功能。伊春市新建改造道路面积136万平方米;新增路灯4000盏;扩大绿化面积297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7.35平方米;拆迁棚户区54.8万平方米,开工建筑81.9万平方米,竣工33万平方米。
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工资。2005年~2008年,有71名优秀教师回归;初中升学率上升40%;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增加50%;高考平均分由全省倒数第2跃居第7。
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市216个林场(所)恢复卫生所;所有县(市)、区(局)建立惠民医院;所有社区设立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兴安健康”活动,计划用3年时间,为30万林区和农区群众免费体检,并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
拓宽帮扶思路、创新帮扶形式,实施“3个延伸”,使贫困群体走出困境。一是将帮扶主体由党员领导干部向基层党组织、驻伊部队及社会各界延伸;二是将帮扶层面由单纯帮扶特困职工向农民工、城镇困难群体延伸;三是将帮扶目标由帮助解困向帮助致富延伸。截至目前,经4轮12年“一帮一”扶贫解困,使该市2.6万个特困户8万多贫困人口摆脱困境,脱贫率达97%以上。
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伊春市党政一把手与所属县(市)、区(局)一把手,签订了“平安建设”目标考评责任状。2001年~2004年,伊春市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地市”;从2001年起,连续6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达标优秀单位”;2005年~2008年,被省委、省政府推荐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地市”,现已通过国家检查组考核验收。去年,在全省公众安全感测评中,伊春市公众安全感达95.2%,对社会治安满意度达98.1%,二者均居全省首位。
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伊春市开展了“基层文化年”活动,并派出10个指导组,深入村(屯)和林场(所),帮助当地组建文艺演出队、培训文艺骨干。目前,所有村(屯)和林场(所)都已建立了“文化大院”或“文化广场”,配备了图书室、文艺活动室、游艺室和职工夜校。
伊春市的创建活动,得到当地民众的广泛参与和普遍支持。98.7%的民众对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满意;93.75%的民众积极参与了本单位或本社区组织的各项创建活动;100%的民众支持本市申办参评全国文明城;98.75%的民众对伊春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