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6日讯 “民政部门是直接关系改善民生的职能部门,为此,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中,要突出把握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关键,切实把民政工作‘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根本职责落到实处,这也是我们的基本工作思路。”杨喜军说。
目前,全省民政部门正在全力推进“寒冬送暖”主题实践活动。除了为四川灾区组织开展支援捐献活动,40多万元的棉衣、棉被正在发往灾区途中外,还针对我省贫困群众越冬难进行补助,农民每户补助200元,城市补助标准由过去的900元提至1100元;针对我省农村受灾群众开展救济工作,全省将下拨5000万元经费保障农民安全越冬,“仅住房一项补助即筹措了2000余万元,这笔费用正在发放中”;针对低收入群体,拨款6000万元慰问资金,帮助他们度过快乐祥和的元旦和春节。杨喜军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民政部门眼下着手的主要工作。
谈到今后一段时间内全省民政工作的重点,杨喜军逐项解析:下一步,我省将把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提高我省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目前全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为年人均纯收入978元,我省略低于这个标准。我们将把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现在的900元提高到1000元。标准提高后,保障人数将增加1.2万人,达到92.9万人,与省扶贫办确定的我省绝对贫困人口92.3万人相符。提标后年人均补差水平达到624元,全年需增加资金6300万元;同时,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按照国家新颁布的规定,‘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根据我省统计年鉴统计,2007年全省农村居民平均生活消费支出水平达到了年人均3117.4元。参照这一标准,我省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应调整为3000元/年、人,分散供养标准调整为2400元/年、人,仅此一项需增加支出8220万元。”
杨喜军尤其谈到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目前全省共有农村低保对象39.2万户,其中极度危房(濒临倒塌,已对居住人生命造成威胁,必须重建的)8.6万户、无房户2.6万户,这里面还有1.75万低保户享受全额低保补助,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明年民政部牵头进行农村危房改造,国家准备拿出100亿启动这项工程,我省要加大争取力度,力求使更多的补助政策落户龙江。”
“另外,我们还将出台我省低收入家庭救助政策。对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做进一步调整,同时对10万人实施临时救助措施,这将实现全省城乡困难群体救助工作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