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9日讯 每年的这个季节,在以养狐狸、貉子出名的大庆市杜尔伯特县的养殖户们陆续开始出售狐狸、貉子皮毛。皮毛卖掉了,剩下的狐狸、貉子肉哪去了呢?这些肉是否经过检疫了呢?
近日,杜尔伯特县一位读者向本报反映,他们那里的狐狸、貉子肉,在没有经过检疫的情况下,被人食用或者运往外地。
据当地人以及知情人反映,狐狸、貉子肉主要有三个流向。
流向一:狐狸、貉子肉变身狗肉、羊肉。据当地人讲,一些经营者将狐狸、貉子肉收购来之后,掺杂在狗肉里,当作狗肉来卖,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除了被当作狗肉卖,一部分狐貉肉还被用来制作成羊肉卷。当地人表示,如果商家将狐狸、貉子肉掺在羊肉中,做成羊肉卷,外人根本看不出来。
流向二:肉类加工企业的原料。据一位知情人讲,每年都有大量的外地收购者,到杜尔伯特县收购“窠了”(狐狸、貉子肉俗称“窠了”),一些制作香肠的企业,将收购去的狐狸、貉子肉搅碎后掺在香肠里,借此来降低生产成本,更有甚者,直接将狐狸、貉子肉做成了牛肉干。
流向三:用于化妆品及其他工业产品原料的提取。据一位知情人称,南方一些收购者,每年都会大量收购狐狸、貉子肉,然后提取其中的动物油,用来制作化妆品。
据了解,杜尔伯特县养殖狐狸、貉子已经有20几年的历史,很多外地人都知道这里。几年前,这些狐狸、貉子肉根本没有人要,被扔的到处都是。这两年,这些肉才开始有了市场,价格也从两三元钱一只,到现在的十几元一只。
据了解,由于利润下滑,今年狐狸、貉子的数量,远远低于去年。去年的这个时候,路边随处可见狐狸、貉子肉在销售,一些收购者甚至公开进行收购。今年由于相关部门的打击,收购变成“地下”,很隐蔽。据知情人士讲,这些肉不可能经过检疫。
杜尔伯特县的一些市民表示,既然狐狸、貉子吃的是鱼等营养价值高的饲料,所以它们的肉肯定能吃,至于味道,个人口味不同,不好定论。
就此事,记者咨询了八一农大的一位教授。该教授认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讲,狐狸的肉、头、心、肝、足都可入药,可以治疗中风、破伤风、疟疾、癫痫等19种疾病。虽然《本草纲目》上称狐肉有药用价值,但也同时注明了狐肉“有小毒”,狐的内脏“有毒”。
另外,任何动物的肉在食用之前,必须经过动物检疫站的检疫,否则就会存在一定的危害,动物身上的一些疾病就可能传染给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