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9日讯 日前,警方解密3种最新的针对银行卡的犯罪,提醒市民防范。
假门禁骗密码
12月16日20时许,市民小魏到一银行门外的ATM自动取款机取款。小魏发现,当晚门上的刷卡器要求输入密码。机警的小魏没有贸然进门,离开后暗中观察发现,附近一车上的男子下车从刷卡器上取下一样东西离开了。
警方解密:这是利用假的门禁系统诱骗银行卡用户输入密码,用户一旦输入,密码就被窃取了,进而盗窃银行卡内资金。
电话诱骗转账
几天前,52岁的刘女士在家接到一名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的人打来的电话,称其银行卡内的存款涉嫌一起诈骗案件,警方要求将该存款冻结。随后,一名“经侦大队民警”打来电话,称为确保刘女士资金安全,需要将银行卡内的资金转移到“公安部门”指定的安全账号上。刘女士说出了银行卡卡号,正要说出密码时,儿子回家了,听说此事立即让母亲挂断了电话。
警方解密:警方从不会在电话中通知并指导涉案资金转移。如果骗子获得银行卡卡号密码,会利用网络银行瞬间将钱转移到自己的银行卡上。
快手瞬间掉包
日前,哈尔滨市发生多起银行卡被掉包窃取的案件。据被捕疑犯供述,他会在受害人取出现金尚未将卡退出来的瞬间,将事先准备好的假银行卡假装塞进插卡口。取款人索要自己的银行卡,他便假装从插卡口取出银行卡还给取款人。
警方解密:用户的卡其实已被掉包。此时,取款人的操作还未结束,之前输入的密码仍有效,罪犯可迅速将钱提出逃跑。
如何安全使用银行卡
警方提醒市民:在使用自动取款机取款时,要留意门、插卡口,取款机上方有无“特殊”装置。在输入密码时,应留意身边有无可疑人员,应用一手遮挡输入密码。离开时,要保存好银行卡和取款凭条,如果取大额现金,应有人陪同。在接到短信或电话提醒卡内资金“被盗”或其他意外情况时,不要根据短信和电话中提供的号码、网站查询,应该就近到银行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