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3日讯 日前,哈尔滨市70岁的退休工程师孙玉海给记者写的信中表示,为了提高黑龙江和哈尔滨的形象和品位,应该全面整治破乱、脏差的站前广场。
在冰雪节期间,到哈尔滨来游玩的浙江宁波的杨先生对站前广场的脏乱也表达了不满:“地下通道里不但卫生差,而且由于指示牌不清,外地人很容易迷路,走了不少冤枉路。这与哈尔滨的形象太不相符。”
调查发现:
整体规划先天不足
哈站前广场的乱,一直让省政协委员冯洪滨十分关注。通过调研,他认为是由于整体规划的先天不足,才导致哈站广场和周边道路混乱不堪。
首先,站前广场出租车上、下客停车场地点重叠,造成大批下车的乘客与上车的乘客混在一起,拥挤不堪。从优化交通路径来看,出租车的乘客下车区域与上车区域应当分开。
第二,站前广场功能划分模糊,各种围栏弯弯曲曲,让人找不到门,分不清路。
第三,哈站周围的道路交通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在狭窄的道路两侧,宾馆的停车场、长途客运停车场和随意停放的各种车辆都占据着有限的路面,使得道路出现多处瓶颈。
委员建言:
对站前广场进行大改造
冯洪滨在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建言,对哈尔滨火车站及站前广场进行大改造。
冯洪滨认为,应当将现有哈站广场的栅栏全部拆掉,重新科学布局,使广场的功能清晰化、交通顺畅化。将整个广场设计成为扇面形状的交通线路网络,划分成四条双车道,中间用铁栅栏隔开,最里面的两条是出租车车道,外面两条为公共汽车专用车道。所有车辆均从站前右侧进入并下客,在左侧驶出并在之前上客。为提高通行效率,出租车不能在广场内等客,都要迅速离开站前广场。
他说,要对站前广场及其附近区域实行交通、商业、环卫综合管理,清除那些不遵守商业道德和法律的害群之马,净化大环境,将哈站前广场变成哈尔滨的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