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政协委员肖志敏:龙江大米该“居安思危”了
2009-01-14 10:06:4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桂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14日讯 时间:2009年1月12日下午

  地点: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405会议室

  现场:大米,承载着黑龙江人太多的骄傲与使命,事关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米业开发,自然也就成了农业组政协委员们说不完的话题,从旱改水到大型灌区建设,从大棚育苗到品种改良,年年上会,大米产业的发展话题不绝于耳。而今年,话题儿却以“危机”为主题。

  “我们龙江大米的品质优势并非没有挑战,据我所知,南方一些粮食产区通过品种改良,已经生产出了品质与我省相近的水稻。”省农科院副院长肖志敏的发言,引发了农业组委员热议大米“居安思危”的话题。

  肖志敏说,据我所知,这个现象去年已经出现。我省大米主要销往南方市场,由于当地多为籼稻,而我省出产的是口感营养俱佳、品质优良的粳稻,因此即便千里迢迢运去,比当地米价略高仍深受市场青睐。但如今人家坚持不懈地改良大米品种,一旦当地粳稻成了气候,我省大米销售受冲击是必然的结果。

  “让人着急的是,我省许多企业对市场的这些变化反应很不够。”康忠宝委员主动加入到话题中来。他说,虽然南方大米在品质上不如我们,但人家守家在地的,运输方便,产品具有价格优势,而我省大米销售由于运距远造成的成本偏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劣势。两者相抵,究竟谁能最终赢得市场或者说赢得更大的市场,就看各自的营销本事了。我们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虽有优良的产品众多的企业,却没有几个叫得响的大品牌;虽有大量品质优异的好产品,却缺乏整体的包装策划与市场宣传,而开拓市场,品牌就像敲门砖,是最关键的要素。

  他的话,深得来自企业界的委员、哈尔滨绿宝石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任远的赞赏。马任远接过话茬大声说,“在这方面我有深刻体会。按说在黑龙江的米业同行中,我是小老弟,公司成立仅3年,但就因为我们坚持以品质定生存、以品牌拓市场,去年成功跻身黑龙江十大粮食品牌行列,与创业多年、名扬国内外的北大荒米业、九三油脂等行业龙头成了一个战壕的战友。而这份荣誉,对我们的产品销售绝对是最大的王牌。过去在各种展销会上,是我主动找下家,自打被评上了十大名牌,就变成了销售商主动找我了。”

  马任远说,为了打品牌,他们付出了很多,不但在生产中坚持统一品种、统一供肥、统一收获,宁愿增加成本为保证品质也坚持做到了单收单储单加工;更为树品牌闯市场付出了大量资金,公司每年都拿出销售收入的5%,用于产品品牌和企业形象宣传。

  “说这些,倒不是为夸自己,真的是感到我们的一些同行在品牌打造上,与当今市场存在着太大的思想差距与现实努力了。身在行内我知道,尽管我们的大米享誉国内外,但面临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已经到了必须‘居安思危’的时候了,不仅是南方优质米在销量上的冲击,在产品价格上的冲击也将逐渐显现,这势必影响企业的利润空间,连带的就是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及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企业不强了,农民增收又从何而谈……”马任远越说越激动,将大家的情绪也带动起来。“对,我们联合写个提案,题目就叫龙江大米必须居安思危。”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