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 康凤英委员代表民进省委发言 |
以下是发言全文:
一、影响我省对俄边境贸易发展的因素分析
1、政策上存在弱化问题我国加入世贸以来,对外贸易发展规则逐渐与世界接轨,如废止1995年国家扶持边境贸易发展的33号文件,取消了边贸进口20种商品的双减半政策,有关部委在税收、配额、许可等方面采取了紧缩政策等等,这直接导致以前曾享有的边境地区优惠政策的逐渐弱化,边贸企业进出口经营量出现萎缩现象。
2、发展规模不大双边贸易规模直接受制于两国各自的贸易发展水平,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一方的贸易规模。从目前趋势来看,我省的对俄边境贸易发展规模还不是很大,受政策和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其扩大的潜力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将直接影响到未来我省对俄边境贸易的发展规模。
3、结构不合理我省同俄方有关口岸的商品贸易结构与两国的产业结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以及两国的生产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从现在看,双方是我省以劳动密集型商品与俄方的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无论劳动密集型产品,还是资源密集型产品,商品的附加值低,因此对双边贸易额的提升不会产生倍加效果。
4、主体打造不够
我省有经济实力的公司、企业对与俄罗斯发展边境贸易关系不够重视,导致双方实业界相互合作动力不够强劲,合作兴趣不够广泛。我省的实业界没有将地缘政治优势成功转化为地缘经济优势,没有从总体上认真地研究俄罗斯市场,将俄罗斯的市场和技术潜力搞清楚。
5、信息建设滞后由于俄方政策多变,我省口岸有时会遭遇信息瓶颈,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对方信息变化,不能及时拿出有效对策。这就导致贸易发展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大,整体抗风险能力不够强。我省有一些企业到俄罗斯经商是在对俄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开拓市场的,在没有对俄罗斯市场进行很好调研的情况下就贸然挺入,风险性很大。
6、受制于俄方投资政策环境限制俄方在投资政策环境方面,主要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完备,联邦法和地方法不一致;政策缺乏吸引力,对外国投资企业审查苛刻,对中小企业有所歧视;外国投资者的权益不能得到很好保障,令人对在俄投资的安全性缺乏信心;俄方政府在吸引外资方面存在官僚主义作风,效率低;俄方银行体系比较脆弱,无法向外国企业提供融资渠道等问题。
7、受金融体制影响较大资金方面主要受制于金融体制限制,如口岸银行由于授信额度小,在口岸本地无法解决大额贷款,融资难。由于金融支持不够,企业资金不足,边贸规模难以做大做强,缺乏竞争力。银行结算机制不健全,仲裁机制不规范,出口信用保险机制不配套是制约我省与俄方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8、我省对俄边境民族文化发展不够中俄边境民族文化与边境贸易有着紧密的互动关系,边境民族传统文化既开启、促进着中俄边贸的复兴,又制约着边贸经济的现代化升级,特别是在中俄两国政治经贸关系在世纪之交上升到一个成熟期而且边贸逐步规范化、各种机遇与挑战日益显现的情况下,迫切需要促进边境民族文化与边贸经济的良性互动、同步发展。这方面的工作,我省做的还远远不够。
二、几点建议
1、要进一步转变贸易结构,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在我省黑河、绥芬河这两个重要口岸建立“自由贸易特区”,提供与俄方开展高科技合作的空间,通过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加强双边的结对合作,充分利用地缘、远东地区的石油、天然气、森林、矿产、土地资源优势和俄罗斯的科技优势,打造“省州结对”的经贸平台,创造新的经济效益。
2、随着俄罗斯政府禁止外国人从事零售业政策的出台,针对俄罗斯居民对中国商品十分依赖的商机,在边境城镇提高商业服务质量,为俄罗斯人提供更好的吃、住、行、购、乐服务,吸引更多的俄罗斯人到我省来从事商业活动。同时通过我省与俄方地方政府间的合作,以建筑、加工、种植、养殖等方式,有序地扩大对俄边境贸易和科技交流。
3、我省要在对俄边境贸易主体培育上升级,努力打造一批实力雄厚的对俄经贸科技合作主体,针对我省商品质量逐步提高但在俄市场上知名度不高的现实,应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将知名品牌打入俄方市场,并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培养拳头产品的出口商和代理商。
4、我省要进一步强化与俄方边境贸易信息保障平台的建设,加强双方信息的“流动”,对俄方的政策变化,我省及时地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要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手段建立起能及时反映出双方政务、商务、文化等各方面信息的“平台”。
5、我省在加快对俄边境贸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应重点把同江港和抚远港作为我省走入俄罗斯的两个上佳港口,要加大扶持力度。
6、我省在大力发展对俄边贸的同时,要积极进行文化的渗透和传播。我省直接与俄罗斯接壤,早年曾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在文化交流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省边贸大省的形象,应该同时伴随边境文化大省形象的树立。
7、应该进一步加强俄语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充分发挥我省高校在俄语人才培养方面全国领先的优势,使我省对俄边境贸易充分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