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宏敏委员代表省工商联发言 |
为进一步了解我省民营企业在对俄贸易和经济合作方面的情况,我们省工商联先后赴黑河、牡丹江、绥芬河、东宁、佳木斯、同江、哈尔滨7市(县)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我省民营企业对俄贸易和经济合作取得了可喜成绩:2007年我省民营企业对俄贸易总额达到93.2亿美元,占全省对俄贸易总额的86.9%。民营企业已成为我省对俄经贸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也还存在一些影响和制约对俄经贸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对俄经贸合作民营企业融资艰难。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主要实行抵押贷款,贸易型企业可用于贷款抵押的固定资产少,致使贷款额度低,流动资金十分紧张,发展受制约;由于我省境外投资信用评估体系不够完善,尚未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在俄投资民营企业的境外资产无法用于贷款抵押。因俄方信用等级不高,我方很多银行不愿接受俄方银行的信用证,使我方企业正常进行国际贸易的单证结算受到影响,商业信用很难转化成银行信用,企业资金不能获得正常的外贸融通便利。
二、对俄经贸合作民营企业发展不均衡。我省对俄经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已成长起一批如吉信集团、龙江商联、华宇工贸集团等有实力、有影响的大型跨国经贸民营企业。但还有一部分企业无法适应中俄经贸快速发展的需要。一是企业规模偏小,实力相对较弱,市场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低。二是企业专业人才匮乏,缺少精通商业翻译、了解俄法律法规、掌握外贸操作程序、驾驭双方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三是企业缺乏长远经营战略,存在重眼前轻长远,重局部轻整体的现象。四是企业信息渠道有限,对俄政策、法律法规了解滞后,风险意识、应变能力较弱,政策一有变动,企业很容易陷入困境,造成损失。
三、贸易结构不合理,地产品占出口比重偏小。我省民营企业对俄出口目前仍以纺织、轻工等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贸易量虽大,但贸易值小,而一些附加值和科技含量较高的机电、汽车等产品所占比重相对较少;我省生产型民营企业对俄出口加工滞后,在对俄出口的轻工产品中,80%左右是南方省份生产的。加工相对滞后导致过境商品的比重大,就地加工增值的比重小,如从俄进口的原木虽然已占我省对俄进口商品的比重达42.6%,但这些原木在我省就地精深加工的比例不大,大量原木运往省外。
四、尚未形成行业管理机制。由于我省目前还没有对俄经贸商会或行业协会,企业缺乏组织引导、还存在各自为战、单打独斗以及同行业的内耗性竞争等问题。因缺少行业约束机制,一定程度上存在经营不规范、不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为一时之利的侥幸心理而非正常报关等现象。这些都给对俄经贸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进一步促进我省民营企业在对俄经贸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针对上述五方面问题,我们建议:
一、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一是积极引导鼓励金融机构结合我省经济发展特点加强金融创新。在符合条件的口岸市(县)建立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进一步拓宽对俄经贸民营企业融资贷款渠道;在引进外资银行时应针对我省对俄经贸特点,优先考虑在沿边口岸地区的布局,同时积极引导对俄经贸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奥地利中央合作银行等外资金融机构的融资平台贷款融资;协调主要银行设立中小企业专柜,加大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力度;针对目前银行、担保公司、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实际,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通过举办银行、担保公司、民营企业对接会等形式为银行、担保公司和民营企业之间搭建对接平台,畅通三方间的沟通渠道。二是积极推动对俄经贸民营企业贷款担保体系的建立。切实发挥好龙兴集团境外融资平台的作用,在政府支持下,选择部分优秀民营企业通过这一平台开展融资担保试点;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政策性保险产品分担民营企业对俄经贸的出口收汇风险等经营性风险,以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积极支持成立以对俄经贸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同行业间的互助担保机构,政府可在风险补偿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三是建议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信用评级建设。
二、加大对俄经贸民营企业扶持力度。根据国家近期出台的多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结合我省对俄经贸合作实际,研究出台更优惠、更具体、更有操作性的扶持政策;针对2009年俄原木出口关税将大幅上调的情况,建议对在省内及俄境内建立木材加工厂的我省民营企业给予一定标准的资金补贴;《国务院关于促进边境地区经济贸易发展问题的批复》中规定以转移支付形式替代原边贸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减半征收”,建议省政府设立我省边贸发展专项基金,保证专项转移支付的资金落实到企业;鉴于我省部分民营企业在对俄资源、能源合作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的实际,针对我国对民营企业涉足俄石油领域的诸多限制,建议省政府积极向国家争取我省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对俄石油领域的开发与合作。
三、积极推动对俄经贸商会或行业协会的建立。随着中俄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及民营企业队伍的不断壮大,成立对俄经贸商会或行业协会的必要性越来越突出,沿边口岸地区民营企业对成立对俄经贸商会或行业协会的愿望愈加迫切,因此,建议我省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口岸城市尽快成立对俄经贸商会或行业协会。通过对俄经贸商会或行业协会,有效整合对俄经贸民营企业资源,促进会员企业间优势互补、融资担保合作,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运作,不断推动对俄经贸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四、积极引导对俄经贸民营企业转变经营观念。建议政府及主管部门积极引导民营企业针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中俄经贸发展的特点及俄市场需求变化等实际情况,及时转变经营观念。进一步优化对俄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在继续做好传统商品对俄出口的同时,重点抓好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商品出口;支持鼓励民营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和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我省名优产品在对俄出口商品中的比重;加强南北联合,将我省对俄贸易的地缘优势、客户网络优势和公共关系优势同南方省市民营企业的资本优势、加工优势相结合,共同促进我省对俄经贸合作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