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0日讯 (记者 高长利) 记者从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获悉,2008年,我省着力解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问题,生态省建设全面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据介绍,2008年,我省生态省建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全省完成退耕还林3万公顷,治理“三化”草原15.3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6万公顷。伊春市开展了“四城”联创工作,大兴安岭地区建成全国最大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牡丹江市省级生态示范区创建率达100%。我省出台了《关于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意见》,确定了生态保护与恢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三大工程。
去年,我省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环保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批准我省伊春汤旺河建立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试点。新建了珍宝岛湿地等3个国家级、呼兰河口湿地等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截至目前,我省自然保护区数目达到190个,其中国家级20个、省级67个,面积达618.1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3.5%。全省建设各级各类生态示范区及试点总数达320个,已建成国家级24个、省级16个,初步形成了类型齐全、各具特色、网络化分布的合理格局。
省环保厅厅长李平表示,今年,我省将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切实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城市生态功能。组织筹建抚远黑瞎子岛国家级(中俄跨界)自然保护区。同时,直到编制全省地市级生态功能区划,编制松嫩平原西部防风固沙等10个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