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图片新闻  >  精彩图片
搜 索
黑龙江省警方首次破获涉及6省市利用电话业务诈骗案
2009-01-21 11:10:28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秦雷 史轶夫 王骁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1日讯 一男子利用电话“一号通”业务,冒充领导、亲友或航空售票处、文化文艺等单位或公司工作人员接听电话骗取钱款,日前,道外警方将疑犯抓获,破获涉及黑龙江、吉林、上海、辽宁、北京等六省市的系列诈骗案件400余起,涉案金额100余万元。目前警方核实案件78起,缴获作案用手机4部、笔记本电脑1台、匕首1把、银行卡10余张、赃款20余万元。

  来电被拦截汇款无踪影

  2007年10月25日,被害人李某到道外公安分局报案,称其当天上午给单位领导王某拨打小灵通请示工作,陌生男子接电话后自称是“王某”,并对李说正在开会,然后又说有个朋友在外地出事了,需要2万块钱,让李某往一个卡号为6222600360001944483的银行卡内汇款2万。对这样的要求,李某觉得意外,又拨打王某小灵通核实,接电话后对方仍自称是“王某”,催其快点汇款,随后“王某”又用电话号码尾数为4978的电话给李某回拨了一个电话,问其汇款了没有,李某答说已汇出,对方即挂断电话。回拨过来的4978并不是王某的电话,但此时李某并没有过多怀疑,他认为领导一定是在情急之下才向他求助。

  当天下午,李某来到王某办公室问起汇款一事,领导王某大为震惊。李某当场回拨上午接听的电话,王某的小灵通立即响起,二人判断一定有人从中捣鬼,于是报案。道外公安分局刑侦二大队一中队调查发现,疑犯提供的银行卡开户名叫“刘某”,男,20岁,但很快排除了刘某的作案嫌疑,因为刘某的身份证于2007年9月在香坊区某音像社租影碟时被人冒领丢失了。就在警方侦查案件的同时,骗子还在行动。

  2008年1月2日8时30分,道外区某单位负责人王某给上级主管领导全某拨打其办公室电话汇报工作时,对方接听电话,王某听声音不是全某,他主观判断认为是上级主管单位的另一位领导张某,由于所汇报内容张某也可以解决,他便直接向张某汇报工作。对方听完汇报后,对王说有个朋友有点事,需要用4万元钱,让王某往卡号为622023500005230525的卡上打钱。当日9时许,王某将4万元钱打进该账户。1月6日,当王向张要这笔钱时方发现被骗,调查发现,这张银行卡的开户名仍是“刘某”。警方对嫌疑人作案手法分析后确定,嫌疑人是通过“电话一号通”业务实施诈骗的。

  疑犯落网破获案件400余起

  通过调取开户银行的监控录像,警方发现嫌疑人在取钱时都戴着大沿鸭舌帽和宽边墨镜,遮住了脸部的主要特征,并每次都换衣服,但侦查员还是通过反复观看录像确定了疑犯身高、体态、年龄、步态、脸型等基本体貌特征。

  2008年9月初,侦查员终于查清了嫌疑人的真实身份———郭慧,并确定了嫌疑人香坊区田园新城13栋3单元702室的住址。经过连续数日的蹲守,2008年11月18日6时30分,警方发现嫌疑人郭慧从楼上下来,被在楼道口蹲守的侦查员蒲文华认出,嫌疑人发现情况不妙,转身向楼上逃跑,蒲文华追赶至四楼缓台与其搏斗,其他侦查员上前一同将疑犯抓获,当场在其袜子里搜出1张银行卡。随后在其住所搜出2个记载有30多个电话号码的电话本、2部手机、6张银行卡。

  经审查,嫌疑人郭慧2004年因盗窃被判刑2年,2006年刑满释放。郭慧交代利用“一号通”诈骗400余起,为逃避打击,他每隔一段时间就扔掉一个小灵通,前后已扔掉30多个。为防止取钱时落网,郭慧多在离居住地较远的不同自动取款机取钱。

  警方缴获疑犯的作案工具及部分赃款。

  骗子利用“一号通”漏洞作案

  “一号通”用户可以将自己常用的各种通信号码(手机、办公电话、语音信箱、住宅电话)统一为一个新电话号码,任何人只需拨打该号码就能找到用户。使用此业务时,用户可上网设置、通过任何固定电话或者手机根据语音提示设定每种来电的转接顺序和接听方式。由于在“一号通”业务中,大部分用户都使用系统初始密码123456,嫌疑人利用这个漏洞改变电话号码排列顺序,将作案用手机排为第一位。这样,当有人给办理了该“一号通”业务的人打电话时,嫌疑人就可以先接,并通过来电者的语气猜测接机主身份,随机应变,获得来电人信任后,以各种借口让对方向指定银行卡上汇钱。之前两起案件中,用户密码都是123456。

  警方提醒,市民办理“一号通”业务时要设定复杂密码替换初始密码。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