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高峰时堵车打车难乘车难 市民建议错时上下班
2009-01-23 11:08:49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尹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2日讯 节前高峰时段,主要街路水泄不通,由此衍生的打车难、乘车难等问题日益加剧。

  “错”之我见

  退休教师王芳春认为,我市出行早高峰发生在7:00-8:00,晚高峰发生在16:00-18:00。目前,市直机关基本执行“早八晚五”工作制度,市中心主要商业街多数商店在10时开始营业。错时上下班,只要组织得力,措施得当,是很有可行性的。去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曾推行了错时上下班制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堵塞的难题,为此,有人提出将错时上下班继续推行下去。

  “错”从何来

  据了解,德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实施错时上下班制度。制造业一般是7时上班,15时30分或4时下班;政府部门采取弹性工作制,9时至15时为固定上班时间,其余时间可以根据个人工作情况错时上下班,每天的工作时间不能少于6小时,不能多于9小时,政府的工作会议被统一安排在9时至15时之间进行,对外办公窗口另行规定;商业服务部门及商业性公司一般是9时30分或10时上班。

  “错”得有理

  市政协委员赵立新认为,国外发达城市甚至不需要政府指令,大企业也会纷纷自觉选择这种新方式。对某些特殊岗位实行弹性工作制,网上办公模式的企业和单位,还可以减少员工出行的成本。错时上下班和弹性工作制不仅充分利用了道路资源,减少了交通拥堵,同时也减少环境污染和缓解公共交通紧张,提高商业、娱乐业晚间的营业时间和营业额等。

  “错”有“错”招

  常年从事道路交通问题研究的李教授提出建议,我市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可以把上班时间延后半小时,相应的下班时间也延长半小时;错时上下班可以随时调整,视各单位的具体情况而定,前提是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

  [新闻链接]

  目前,在重庆、杭州、深圳、温州、济南等城市,已经相继推行过错时上下班制度。仅以济南为例,济南市区推行错时上下班工作制度后,主要道路机动车、非机动车减少了约30%以上,相当于节约十多亿元的道路建设投入。商业营业收入增加15%左右,预计每年可增加营业收入十多亿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