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3日讯 伊春市捧回了“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奖牌,这让全市上下欢欣鼓舞、干劲倍增。该市又适时提出“六个建设”,把目光投向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这个新目标上。
伊春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始于1997年。到目前,共经历了全面启动、巩固提高、发展创新3个阶段,并取得明显成效。
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增长。去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77亿元,同比增长11.5%,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生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市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19处,总面积达56.4万公顷。
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几年来,全市新建经济适用住房48.7万平方米,改造危旧房25.7万平方米,铺设供水管线240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9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50万平方米。
科教文卫全面发展。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组织实施的“四自五爱”工程,被中央文明办作为重大典型在全国推广。教育打了翻身仗,全市高考成绩屡创新高,2005年~2008年,本科入段人数年增长率达20.47%。解决群众就医难、看病贵,全市组建惠民医院22所,完善林场卫生所196个,成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4个,实施了“兴安健康行”活动,计划用3年时间,免费为30万林场职工和村屯农民进行体检。
市民文明素质提高。自主创业的人多了,找政府的人少了,全市已有17万人实现自主创业;爱护环境的人多了,损坏公物的人少了,维护环境的志愿者达4.9万人;参加文明健身活动的人多了,聚众赌博的人少了,健身者自发地组成了游泳队、骑车队、登山队、秧歌队等;争当先进的人多了,不图上进的人少了,全市已涌现出“兴安百面旗”、“道德模范”、“十佳公仆”、“感动伊春人物”等先进典型上千个。
城市文明程度提高。该市相继被评为“国家级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中国最佳避暑胜地”、“全国绿化先进城市”、“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同时,还被联合国有关组织授予“城市森林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范例——绿色伊春”、“世界十佳和谐城市”两项荣誉称号。
以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为新起点,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新目标,日前,伊春提出了“六个建设”新思路。
建设生态伊春。按全省总体规划要求,加快实施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等“三大工程”;深化、扩大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充分发挥林改在促进林业职工就业增收和林区社会稳定上的作用。
建设活力伊春。努力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在生态环境可承载的前提下,力争到2013年,使全市GDP达到3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分别比2008年翻一番。
建设人文伊春。结合全省创建“三优”文明城市的要求,按照“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的创建目标,进一步加快“四城联创”步伐。
建设平安伊春。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能力,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建设诚信伊春。以“共建文明、共铸诚信、共创和谐”为重点,组织开展一系列诚信创建活动。
建设富裕伊春。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工程”,引导职工群众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和旅游服务业,通过创业致富。到2011年,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突破1万元和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