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体育
搜 索
哈尔滨大冬会冰上项目筹备准备就绪
2009-01-31 20:50:17 来源:新华网  作者:邹大鹏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华网哈尔滨1月31日电 题:哈尔滨大冬会冰上项目能否迎“大考”?——大冬会冰上项目场馆筹备工作扫描

  2月18日,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将在美丽的冰城哈尔滨揭幕。距离盛会还有10多天的时间,冰城准备好了吗?新建和改造的冰上比赛场馆能否完成最后冲刺、迎接大冬会的“大考”?大冬会组委会工作人员在春节期间的辛勤忙碌给出了答案。

  最“难忘”新年的最后“大考”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无疑是最具凝聚力的。中国北方地区一直都有“不过初八不离家”的习俗,调整后的法定假日也要初七(2月1日)才上班。然而,大冬会组委会工作人员初四就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这个(阴历)新年是最难忘的,初四就开始到组委会加班;虽然不能和家人在一起,但为筹备大冬会所付出的努力,却让我们备感幸福和骄傲!”组委会工作人员刘强说。

  与许宁相比,刘强显然很幸福。在哈尔滨理工大学滑冰馆,负责场馆冰面制作的许宁和施工人员为尽快浇好冰场,放弃了回老家过年。他们年三十当天很晚才吃年夜饭,初一又来到冰场施工。许宁说:“虽然没能回家过春节,但我们心里都挺高兴的,为了保证大冬会顺利举行,做什么都值!”

  其实,大冬会组委会的工作人员除夕都在加班,最晚的初四也回到了岗位,这是一个只有三天假期的“难忘春节”。

  一个场馆八方支援

  作为中国冰雪运动的摇篮,曾培养出杨扬、王濛等冬奥会冠军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冬季体育设施可谓健全。然而,为了承办好大冬会,黑龙江投资30多亿元进行软硬件设施改造,其中也包括冰上项目场馆。

  从申办成功开始,哈尔滨就一直按照合同中明确提出的赛事规则、大冬会最低要求等进行践诺。本届大冬会冰上项目共有8个场馆,其中哈尔滨理工大学等场馆为新建,黑龙江省滑冰馆等则根据国际大体联的要求进行了改造,场馆运行筹备工作得到安保、外事、交通、电力、邮电、医疗等部门的合力支持。

  “场馆建设和运行不是简单的制冰等竞赛场地工程建设,还包括电网改造、供电设施保障等方面,”哈尔滨电业局副局长钟成毅介绍说,黑龙江电力部门投入3亿元,进行了哈尔滨地区电网新建和改造;同时成立应急指挥中心,配备了EPS(应急电源系统)、发电车等专用设备,防止场馆断电、比赛中断等意外发生。

  在第十一届全国冬运会冰球赛场,就曾发生过供电中断、比赛被迫暂停半个小时的情况。“大冬会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配备了应急系统,保证场馆的照明设备断电后无需启动时间持续运行,保持原有光照度,”哈尔滨电力部门负责同志介绍说。大冬会的场馆运行体现了“一个场馆、八方支援”的协作精神。

  测试赛征服大体联官员大冬会部分硬件已达冬奥标准

  “测试赛就是要自己挑刺,‘鸡蛋里面挑骨头’,这样才能保证大冬会召开时安全顺利,而我们的热运行也得到了国际大体联官员的认可,”大冬会组委会冰壶技委会官员许水生说。

  1月14日,黑龙江省滑冰馆承办了2009年太平洋青年冰壶锦标赛,这也是大冬会冰壶场地的首个测试赛。许水生介绍说,国际大体联技术官员珍妮特·马丁等通过测试赛的考察后表示,场馆的安保、交通、医疗等方面非常细致,竞赛设施等方面达到了冬奥会的标准,只有一些微小的细节需要改善。

  “一场比赛不仅是比硬件,场馆运行团队服务等也很重要,”这次测试赛的志愿者曹名扬说。许多来此视察的国际大体联官员都希望,包括志愿者在内的测试赛运行人员留下来继续服务大冬会,因为团队的高效优质服务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冬会“大考”渐渐临近,冰城已经准备好了答案。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