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省直部门和单位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二)
省审计厅党组从解决审计工作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方法等方面入手,研究制定了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一是紧紧围绕全省中心工作开展审计监督,努力提高审计的执行力。按照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需求,“设计”和“生产”审计“产品”,监督财经法律法规的执行,维护国家财经法纪和正常财经秩序。检查政府各部门实施各项中心工作的效果,监督政府性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效果,保障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推动政府廉政建设。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投资和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资金实行全程跟踪审计,及时发现、预防和抵御各种问题和风险。当好国有资产的“守护神”,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盯住社保、教育、医疗、就业等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资金,加强民生审计监督和服务,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二是加大审计创新力度,进一步强化经济运行“免疫系统”功能建设。进一步研究体制和机制、模式和形式、方法和手段等各个方面的创新,探索出有效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作用的新路子。加强效益审计研究,按照事前、事中、事后一体化全程监督的思路,探索我省效益审计的内容、重点和技术方法。当前要以中央扩大内需,解决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冲击的政策为中心,以揭露损失浪费问题为重点,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目标,保证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顺利施行。三是从完善工作制度入手,切实提高审计的公信力。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计划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和信息化管理,保证机关管理更好地服务审计业务工作。推行建立项目库管理制度,建立审计项目备选库,把政府中心工作转化为审计项目,实现审计项目管理的强制性、动态性和明确性。严格审计程序,明确责任追究,强化审计业务集体审定制,对重大事项、争议事项必须经过审计业务会议集体研究。科学配置各类审计资源,实现审计的全面覆盖,形成常态审计威慑机制。建立“年度联系、随机抽审、结果公开”相互联系的经常性监督机制,以少量的审计项目实现全面的审计威慑。四是健全完善管理和激励机制,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起审计人力资源评估体系,做到“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健全审计职业培训机制,建立审计人员实务导师制,全面提高全省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审计组长任职资格制度,确保审计组长有效组织审计项目实施,顺利实现审计目标。建立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完善以审计项目为基本单位的业务考核奖惩办法,奖优罚劣,激励干部认真干事。完善审计业务的报告和信息反馈制度,限制审计人员自由使用审计监督权力的空间,确保审计队伍清正廉洁。
省妇联党组在民主生活会上,深入查找了领导班子在思想认识、工作举措、体制机制和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在“六方面进行突破”的整改措施。一是在妇女理论研究上实现突破。建立党校、高校、科研单位和妇联四位一体的妇女理论研究队伍,每年召开一次妇女理论研讨年会,协调有关方面就妇女理论、妇女问题确定2至3个重点课题,并深入开展研究,取得理论成果。二是在服务妇女创业发展上实现突破。争取妇女创业就业扶持资金,帮助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创业就业;探索妇联扶持就业的连锁项目,争取扶持妇女发展养殖业贴息贷款,扶持妇女通过发展家庭养殖业增收致富;争取妇女扶贫项目资金,帮助贫困妇女脱贫致富。三是在提高妇女素质上实现突破。编写一批好的教材,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宣讲队伍,培养树立一批先进典型人物,采用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努力提高全省妇女的素质。四是在妇女组织建设上实现突破。建立一批以各类妇女协会、联谊会、合作组织为主体的妇女组织;组建一支兼职妇联干部队伍,吸纳优秀女企业家、法律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担任县、乡兼职副主席;建立一支热心为妇女儿童服务的法律、科技、卫生等志愿者队伍,同时探索建立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全面加强妇女组织建设。五是在服务基层上实现突破。建立农村妇代会主任奖励基金,每年奖励一批优秀村妇代会主任;探索建立基层妇女工作创新奖励机制和以奖代投机制,努力解决基层妇女工作人员少、经费匮乏等实际困难。六是在转变工作方式上实现突破。在承接政府职能中找准定位,在市场竞争中体现特色,在专业化、市场化、集团化上探索出路,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实现突破。
省委《奋斗》杂志社研究制定了五方面整改措施。一是找准刊物定位。充分发挥党刊理论宣传的优势,紧紧围绕省委中心工作提高宣传报道质量。及时刊发中央和省委一个时期的重要精神和工作部署,刊发各级领导同志结合实际贯彻中央和省委精神的工作思路、举措和成功经验,以及政治理论文章。二是创新和丰富理论宣传的内容和形式。要在打造有社会影响的理论宣传品牌栏目上下大功夫,努力办出自己的风格。通过创新品牌栏目,不断推出群众喜欢、理论水平高、实践中用得上的理论文章。努力改进文风,文章要多增加一些活泼清新、具体分析、凡人新事和人文关怀的内容,改变党刊报道大多是材料式语言的状况。三是把握宣传导向。围绕思想舆论热点和社会热点进行策划选题,努力站在理论和思想舆论前沿,从党员干部关心的话题入手,及时深入地解答重大理论和思想舆论问题,疏导情绪,维护稳定。加强对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并与确定刊物选题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刊物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四是着力提高全体人员素质。严格要求编辑记者广泛深入各地各部门和各条战线,打开自我封闭状态,加强主动策划意识,戒除“等稿编辑”的不良作风。行政人员也要围绕办刊工作,同省直有关部门建立良好关系,高质量地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努力培养一批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在省内外有影响的理论工作者,实现编辑记者学者化,为党刊理论宣传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五是进一步抓好发行工作。坚持全员抓发行、全年抓发行的理念,积极同基层党委宣传部门保持经常性联系,同时力争在发行方式方法上实现新突破,不断扩大党刊的发行范围。积极推进我省正在进行的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进程,努力促成党报党刊通过财政购买免费发放的新发行方式的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