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鲜水”让菜贩们很无奈
大庆网2月9日讯 两年前,黄女士在大庆市东风新村租了一间屋子,干起了销售蔬菜、水果的生意。她每天卖的蔬菜,都来自九区批发大市场。
几天前,记者在黄女士的摊床买菜时无意中发现,一个蔬菜箱里放了几瓶矿泉水。
记者询问原因时,黄女士开始大倒苦水。
“你看,这箱韭菜才20多公斤,可里面却装着10瓶‘矿泉水’。”黄女士指着地上的韭菜箱对记者说。
记者看到,这些所谓的“矿泉水”,就是用矿泉水瓶装的冰水。
随后,黄女士将10瓶“矿泉水”称了一下,6公斤多。
她告诉记者,她卖的韭菜是整箱进的,每公斤4元,其中包括这10瓶水。那么,这箱韭菜零卖,每公斤就要卖到5元到6元,否则就得亏本。
“我卖菜这两年中发现,所进的蔬菜每箱都有‘矿泉水’。运气好时,箱里有三四个水瓶子,要是见到十多个瓶子,那就自认倒霉吧。”黄女士无奈地说。
蔬菜箱里放“矿泉水”,究竟起什么作用?“好像是用来保鲜的。”黄女士告诉记者。
2月7日上午,记者对东风新村九区批发大市场及程宇广场等蔬菜批发点进行了调查,对于蔬菜箱内放“矿泉水”的现象,菜贩们表示有苦难言。
“你看,这瓶水两斤多,再看这大瓶,快四斤了。”在九区批发大市场,菜贩老李抱出一大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称给记者看。
据他介绍,市场里卖的蔬菜,几乎都是从山东运来的。进来时箱里大多放有这种装满水的矿泉水瓶,还有大堆湿报纸、冰块等增加重量的东西。
菜贩们之所以对蔬菜箱里含“矿泉水”的现象感到困惑,是因为他们无法改变这件事,又不能挺着吃亏。
那么,菜贩们是如何处理这些“附加成本”的呢?
一菜贩说,他们也没有办法,只好将“附加成本”在菜价上“找平”,在零售价上提点档。
“这些水、湿报纸,都是用来给蔬菜保鲜的。”2月7日上午,记者在九区批发大市场采访时,都有‘矿泉水’。运气好时,箱里有三四个水瓶子,要是见到十多个瓶子,那就自认倒霉吧。”黄女士无奈地说。
一位做了多年蔬菜批发生意的菜贩告诉记者,在新鲜蔬菜中放水保鲜,是长期以来就有的事,菜贩们都很清楚,是这个行业里的“潜规则”。加了这些东西,保鲜是主要目的,但也有增加蔬菜重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