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脚步
2009-02-10 10:46:1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樊金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10日讯 2008年11月25日9时,黑龙江兴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骏来到哈尔滨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在一楼的哈尔滨市工商局窗口,他申请对经营范围增项——增加财产保全担保和建筑工程担保两项内容。

  窗口人员对建筑工程担保一项无异议,但对财产保全担保却谨慎起来——哈尔滨市还没有开展这项业务的先例。

  午休期间,哈尔滨市工商局驻哈尔滨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首席代表陈禹召集工商局内资企业登记窗口的3名同事研究起来。经过讨论,大家同意增项。

  当日下午1时30分,王骏来到中心提交表格,得知申请被批准。接下来就是走程序——窗口人员进行电脑录入,王骏缴费,打印新证件。仅1小时10分钟,新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已经到手。虽是首开先河,但增项申请就这样成了当天完成的即办件。在哈尔滨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了“脸好看,门好进,事好办”的感觉。

  调整审批内容群众省心政府增收

  跑件容易的感觉始于2004年。哈尔滨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陶松滨告诉记者,为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该中心于2004年7月1日成立,有190项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进驻。但各委办局在审批事项上有“进小不进大”的问题。“拿出芝麻,留着西瓜。进中心的多是不收费的项目,收费项目仍旧留在原单位进行。”陶松滨说。

  当时,中心成了一个“大收发室”,形成“两张皮”。如国土局在中心驻有人员,但几乎所有收费和审批都在国土局办理。当时很多委办局都不同程度存在这种现象,企业和法人在中心交个件后,还要到各部门去跑审批。

  针对这种情况,哈尔滨市在2005年上半年调整了中心的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将进驻中心的事项增加52项,使项目总数达到242项。经过这次调整,建设项目审批基本纳入中心,但建设项目的收费仍在各相关单位进行。2006年,根据主管市长意见,哈尔滨市将建设项目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基金全部纳入中心收取。据统计,2006年4月至目前,中心共对建设项目收费累计达79亿余元,约为在原单位收费金额的1.5~1.8倍。

  据了解,此前收费在原单位进行时,各单位对工程项目申请人实行一些减免缓优惠政策。建设项目收费业务入驻中心后,哈尔滨市取消了减免缓政策。此举不仅提高了政府收入,还杜绝了建设项目在减免缓问题上可能产生的腐败,从而给企业“松绑”,让企业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再造审批流程减少公章缩短时限

  哈尔滨市不仅调整行政许可事项,还针对群众反映最多的建设项目进行审批流程再造。2006年末改革前,很多群众抱怨建设项目审批“跑断腿”,甚至出现一个局要盖18个章的现象,几乎每个处室都要盖上一个章,一个建设项目从审批开始到结束要盖62~68个章。按国家法律规定,一个建设项目审批办结需要180个工作日,而在哈尔滨实际需要1年多时间。往往是春暖花开时跑审批,天寒地冻时还没有办结。为此,哈尔滨将一个建设项目的审批环节缩减至20个章左右。目前,一个建设项目的审批时间需要45个工作日,若走绿色通道仅需22天。

  除了减少审批环节,哈尔滨市还削减前置要件,以进一步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前置要件曾经给群众带来很多麻烦,也降低了政府效率。在建设项目审批中甚至出现互为前置要件,如规划局需要国土局的土地证,国土局需要规划局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对行政审批服务,越来越多的人感觉事好办了。记者高明摄

  2006年,哈尔滨市政府要求建筑行业审批取消互为前置要件,各委办局在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办公。之前,一个建设项目需要分别到各部门依次办理报批、审批、踏查、验收业务;改革后,各委办局同时进行这4个阶段业务。此举节省了企业支出,缩短了审批时限,为企业在施工期短的哈尔滨赢得了宝贵时间。

  产生连带效应服务改善政府嬗变

  目前,共有45个委办局入驻中心,共设87个窗口,有157名窗口工作人员,中心的事项调整为202项,其中有110项行政许可,92项服务事项。行政许可事项占目前全市行政审批的50%左右。中心成立4年来,共办件62万余件,办结率达99.9%,实现了办件零差错、干部零违纪、纪律零投诉。

  在优化行政审批环境的过程中,政府机关也逐渐实现了自身的四个转变。

  ——由管理型行政许可向服务型行政许可转变。

  ——由松散型行政许可向集中型行政许可转变。

  ——由人为控制型行政许可向社会法制型行政许可转变。

  ——由单一内部监督向多层级社会监督转变。

  上半年,中心两次专程赴沈阳市行政服务中心学习。在法定职能范围内,中心对已入驻的242个审批服务项目重新进行了核对,保留行政许可大项目53个、小项目110个。同时,对保留的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环节47个,对52个单独审批项目进行了“合并同类项”,不再单独审批,一并进入中心并联审批流程。中心还取消了9个委、办、局窗口的前置要件71件,占全部审批服务项目的35.1%。今年,中心专门研发了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流程,设立了大项目代办室和接待处。截至去年11月底,中心已为大项目专门开辟“绿色通道”183次,每一个大项目审批都达到了最短时限。

  尽管如此,目前哈尔滨市50%的审批项目在中心之外办理。如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行车执照、身份证制订办理等业务。据悉,为解决这些问题,哈尔滨市所有有审批职能的委办局都将成立审批处室,届时各部门审批业务将向这个处室集中。在此基础上,哈尔滨市将组建市民大厦,各部门的审批处将整建制进驻市民大厦,以彻底解决审批的“跑多家”和“收发室”问题。在服务内容方面,哈尔滨市将建立领导审批AB角制,审批人员实行补位,以保证群众办事不被耽搁;完善行政许可书面答复,不让群众因为不明白而遗忘;建立行政审批超时默许制,审批超过法定工作日后微机系统自动生成许可,出具合乎规定的文书和证件。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