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1日讯 9日是元宵节,很多市民将家中存放的鞭炮全部拿出集中燃放。震耳欲聋的鞭炮,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给市民带来了不少隐患。哈市部分市民建议,能不能给鞭炮的威力“标号”,同时注明燃放人群,最好能够限地限时限品种燃放鞭炮。
元宵节哈市又经历了一次烟花爆竹燃放的高峰。据家住香坊区的赵大娘讲,她患有心脏病,9日窗外不时响起的爆竹声让她心跳加快,身体感觉颇不舒服。除了她,邻居家的婴儿、隔壁学习的孩子也都是受害者。
家住道里区的李女士的遭遇更让人心惊。除夕夜,李女士正在做年夜饭,突然一枚烟花呼啸着冲进她家的厨房。尽管是虚惊一场,还是让李女士蒙上了一层心理阴影。
烟花爆竹在给人们带来喜庆欢乐的同时,也给市民带来了烦恼。能不能采取其他方式替代这种既浪费又污染的欢乐方式,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有一种电子鞭炮,声音和真的鞭炮差不多,节日使用这种鞭炮,既不会造成污染,又不会伤人,建议有关部门进行推广。
市民孙先生提出,由于过年燃放烟花爆竹是多年的传统,改变传统习惯是不容易让人接受的。但鞭炮生产厂家能否尝试,在制造鞭炮的同时,明确标注鞭炮型号和威力,以及鞭炮产生爆炸声音的分贝数值,给鞭炮划出不同的等级“标号”,规定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等级的鞭炮,以保障燃放的安全。
与此同时,有的市民认为,市民燃放鞭炮应该限制地点、限制时间、限制品种。比如,划出居民社区的重点地段,在这些重点地段禁放鞭炮,或者在某些特殊地段规定允许燃放烟花爆竹。这样既能满足一部分人以传统方式除旧迎新的需求,又能保障更多人的正常生活少受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