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7日讯 进入2月,大冬会开幕式就进入了最后冲刺。3000多名演职人员已经在会展中心体育馆“奋战”了十多天,作为开幕式执行总导演的王举无疑是最忙碌的人。昨日15时,记者来到会展中心体育馆,转悠了1个多小时,才“逮到”忙碌的王举。当记者表明了采访意图,王举说:“稍等我一会儿,维塔斯的经纪人来了,我把走台的具体细节告诉他之后咱们再聊。”说完王举便急匆匆地走了。
再次“逮到”王举,已是半个小时之后。“这几天太忙了,每天都干到凌晨两三点。话说在前面,开幕式的具体细节我可不能多谈。”再次见到记者,王举先给记者打起了“预防针”。不能谈细节,记者便只能询问王导开幕式的进展情况。“目前进展非常顺利,领导已经检查过了,非常满意,今天晚上就录备播带,我们现在的彩排是为了精益求精。”
“最近这些日子累坏了吧。”记者向王导表示了一下关心,听完这句话,王导开始大倒苦水,不过他可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开幕式上的主角———参加演出的大学生。“我们的大学生真是太好了,他们的表现太好了!为了开幕式,我们付出了很多,但是他们付出得更多;我们主创团队很辛苦,他们更辛苦。我在这待到两三点,他们就得跟到两三点,第二天他们还得早起排练。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毫无怨言,没有人叫苦,没有人喊累。他们保持了非常好的状态,他们有热情,我们就有动力。我们的排练周期很长,强度很大,他们都不是专业演员,很难适应,但是他们都坚持下来了。有些演员受了伤,他们都瞒着不告诉我,带伤坚持彩排,他们真的感动了我!”
王举坦言,起初确定全部用大学生演员时,压力非常大,“首先,他们都不是专业演员,像合肥工大和长春工大的学生更是纯业余的,连艺术特长生都不是,这给节目的编排带来很大麻烦。其次,我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参加这种活动的热情都不是很高,所以在我的印象中,大学生都是闷头读书的那种,我很怕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彩排开始之后,我的这两个顾虑都没有了。我们今天的大学生的觉悟和素质真的是非常高,他们站在舞台上,就能体现出开幕式文艺演出‘青春未来’的主题,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青春的活力,也能看到祖国的未来。我为他们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