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8日讯 哈西客站预计4月份开始动工,这是今天记者从哈西客站地区建设办公室举行的哈西客站地区规划工作汇报会议上了解到的。
风貌特点:体现现代化
哈市的城市风格基本上是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前后形成的,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中华巴洛克建筑都是在那时形成的,而哈市南岗区长江路、会展中心一带又展现了哈市现代化都市的一面。外地来哈市的游人都被哈市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所折服。
哈西客站规划代表哈尔滨的风貌特点。哈西客站地区的建设应模仿哈市南岗区长江路一带规划建设,成为哈市新的景观街路。要把哈西地区建设成为能够代表、反映哈尔滨城市历史风貌特点的一个新的城区。
功能定位:交通枢纽
哈西客站建成后将成为哈市的交通枢纽。由于连接着吉林和京哈的高速公路,还连接着地铁、长途客站、火车站、航空,在规划上,哈西客站地区应充分发挥物流中心的优势。
交通网络:设在地下
哈西客站站前地区应当减少商业。为了避免出现脏乱差的情况,哈西客站的交通建立地下交通网络,其中包括地铁、长途客运、铁路、公交。地上的空间建设生态景观广场,在广场周边建设高档社区。同时,在与哈西地区相连的道路建设景观路。
哈西地区:建小区和公园
哈西地区建设应以哈西客站建设为中心,围绕哈西客站建设公园及住宅小区。按照哈西地区整体建设格局和规划设计,哈西地区修建的路、绿地、公园、小区,要重点突出西客站。
周边发展:建科技产业园
由于哈西客站毗邻哈市多所大学,所以,哈西客站地区周边今后将建设科学技术产业园区。在铁路两侧应进行绿化生态规划。此外,还将对何家沟进行改造。
据了解,武汉、南京、深圳一些大学城的建筑全部是开放式的,没有围墙。在哈西地区改造上,大学园区将围绕西客站统一规划。
链接
2007年11月,哈尔滨西客站选址落户哈西地区。哈尔滨西客站将实现公路、铁路、轨道交通及城市公交“零换乘”的现代化交通枢纽。同时,成为集创业投融资、总部经济、教育培训、人才交流、成果交易等为一体的科技创新研发基地。哈尔滨西客站建成后,将依托良好的生态景观环境和地方文化,成为高端人才汇聚的生态宜居新城。
哈西客站位于哈市西南部,规划范围东起学府路,西至迎宾路和城乡路,南起四环路,北至康宁路和车站街,总占地面积约52.6平方公里。
又一哈市之最:最大公交枢纽站今年建
作为哈西客站地区附属配套项目,正在规划建设的哈市最大公交枢纽站,将与哈西客站同步启动建设。
近日,记者从哈市交通局了解到,目前,哈西公交枢纽站已经纳入哈西客站整体规划中,哈西公交枢纽站将于哈西客站同步规划建设。按照设计,在哈西客站的南、北两个出口各设立一个公交枢纽站,这样将使到达哈西客站的旅客迅速地经过出口到达公交枢纽站,以便乘车进入市区。两个公交枢纽站将各设12条开往哈市不同区的公交车。该站建成后,将主要承担西客站地区市民的公交出行,实现与铁路、公路客运的“零换乘”。
出行“一条龙”:下了火车就上汽车
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相衔接,下火车不用出站台就能坐上长途客车回家,便捷、顺畅、“一条龙”的出行流程将在哈西客站建成后变成现实。今日,记者从哈西客站地区建设办公室了解到,建成后的哈尔滨市西客站将是实现公路、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公交“零换乘”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据了解,哈尔滨西客站周边地区将规划5条道路跨过铁路线,连接哈尔滨西客站与群力新区和哈西地区,还将规划预留建设出一条哈站至哈尔滨西客站快速直达的快速公交干道,行程不到半小时。
5大方案打造“绿色生态廊道”
哈西客站到底将建成什么样?这是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日前,5家国内知名的城市规划设计公司对哈尔滨西客站地区发展规划提出了自己的方案。5个方案都规划了地铁建设规划、西客站建设规划、东部大学教育科研区的科学衔接和突出了城市“绿色生态廊道”的功能特点。
规划专家们表示,西客站的功能定位宜更多地强调与城市整体功能的衔接,结合该区域的区位特点和资源优势,定位为城市的一个新城区和副中心,并考虑功能定位的弹性。原哈市规划局局长、资深规划师张相汉表示,哈西客站周边地区的功能定位应是多功能的,应具有交通、商业、物流、文化艺术及休闲娱乐的功能。此外,哈西客站周边地区还应多植入丁香花等能够代表哈市的植物。
哈西客站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