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舞、民乐、民歌,京剧、杂技、魔术,每晚8点,在黑龙江大学运动员村内,尽显中国特色的文艺节目依次在运动员餐厅三楼的会场内上演。这是运动员村文化运营中心为迎接各国运动员精心准备的文艺演出,其目的就是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青年共同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会场劲吹中国风
走进国际青年文化沙龙的现场,舞台两侧矗立着8张京剧脸谱,舞台中央写着“和同天下,礼待万邦”。现场沉浸在浓郁的中国氛围之中。
“大冬会是体育的盛会,更是文化交流的好机会。”黑龙江大学校长助理、运动员村村长助理、文化运营中心主任张晓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大运村选在黑大开始,学校方面就开始考虑如何利用好体育这个平台,向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
张晓光告诉记者,国际青年沙龙共举办9场演出,每场演出都有一个主题。第一天的主题是“冰雪不夜天”,后面依次有“五洲唱响”“世界大学生大联欢”等主题。演出的节目大多数是由黑大学生自己出演的。这些节目在三个月前开始进行征集,在200多个节目中选拔出来的。“演出并不是目的,我们就是要通过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来传达一种‘和同天下,礼待万邦’的理念,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
据介绍,国际青年沙龙演出每天的节目都会有所变化,随着演出的展开,还将不断增加与演员的互动。张晓光向记者透露,在今后的演出中将加入为运动员画京剧脸谱的活动,相信这些活动一定会受到运动员们的喜爱。
为演出瘦了10斤
在所有的学生演员中,来自研究生学院的宫旭是一位年龄最大的老演员了,她也是所有演员中的唯一一名研究生。她曾多次在学校的大型演出中表演舞蹈,还曾随学校赴俄罗斯参与交流活动。谈到这次演出,她表示自己依然很紧张。
“这是为各国运动员的演出,如果演不好我对不起学校对我的信任,更给中国大学生丢脸。”宫旭说,从1月初放假开始,她就投入到训练当中。
在整个9场演出中,她有两个独舞表演,6个群舞表演。为了保证演出成功,每天早9点到下午5点,她一直都在排练厅内练习。“可能也是太紧张了,一个月的时间我瘦了10斤。”宫旭告诉记者,在以往的演出中,她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张,每天都在想着自己的舞蹈的每一个环节。在2月17日晚的第一场演出中,宫旭的独舞《剪花女》凭借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外国运动员盛赞演出
2月17日晚,国际青年文化沙龙的演出在民乐《步步高》和《喜洋洋》中拉开序幕。二胡独奏《赛马》、魔术、京剧《三岔口》,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赢得现场80余名观众的热烈掌声。演出过程中,不时有运动员拿出相机不断地进行拍摄。乌克兰代表团团长马连津说这个沙龙非常好,有很多节目都是大学生来演的,这是非常可贵之处。马连津表示,民乐《赛马》是他非常喜欢的节目。
捷克代表团一位运动员在演出过程中参加了魔术互动节目,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很难取舍哪个节目是最喜欢的,因为每个节目都那么吸引人,让人惊奇。
墨西哥选手阿德里昂是第二次来中国,他最喜欢中国的京剧表演,在他看来,只有简单的几样乐器就能演奏出神奇的效果的京剧非常迷人。
英国选手艾里克斯说,只要比赛情况允许,我会每天都来看这些演出。因为通过这些节目我对中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过去只是从媒体上知道中国,现在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国际青年沙龙的节目还在继续,运动员们将继续在这里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相信在本届大冬会闭幕之后,除了激烈的体育赛事,文化沙龙中的演出也会成为他们最美好的回忆。(哈尔滨日报记者张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