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何小平:反垄断要先拿行政垄断“开刀”
2009-03-08 21:40:16 来源:东北网  作者:孙晓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何小平委员

  东北网北京3月8日讯(记者 孙晓锐)“我国正在向法治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迈进,也正在向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和全球化经济逐步融合,但在这个过程中,行政垄断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制度性瓶颈,不消除行政垄断,就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也无法得到快速持续地发展。”正在北京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何小平指出,我国《反垄断法》已于去年8月1日正式实施,反垄断的大幕已经拉开,而在垄断中,行政垄断首当其冲。

  何小平委员分析说,判断是否垄断,主要看这个企业是否运用其优势地位限制竞争。目前,无论是中央政府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层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保护具有垄断地位“行业寡头”的现象,以及为保护本辖区经济发展而实施的区域性贸易壁垒或准入歧视的现象。

  如一些承担着行业管理或国有资本控股的大企业集团,传统公用事业中的电信、电力、铁路、邮政、石油等许多产业,大都存在着以自然垄断为由,行行政垄断之实,借行政优势限制竞争。据统计,去年中央企业实现利润7000亿元,这些利润中的大部分都是垄断企业贡献的超额垄断利润,他们挤压了其它经济形式的发展空间,使民营、外资等经济形式无法扩大甚至萎缩,并直接扭曲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造成收入不公和社会福利损失。何小平委员直指行政垄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何小平委员说,然而,在业已实行的《反垄断法》中,对行政垄断的描述过于笼统。今年,国企整合将加大力度,而国企整合过程中是否涉及行政垄断,值得思考。尤其是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经济增速减慢已成定局的大背景下,反行政垄断更为重要。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结构将出现重大变化,世界性经济结构调整不可避免,我们应借此机会完善法制,规范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垄断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使我国经济复苏,走在世界的前列。

  为此,何小平委员建议:

  (一)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行政审批,退出对微观经济的管制,彻底实行政企分开

  应借“大部制”改革的东风,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让出空间,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广泛地发挥基础性作用。无论是上项目还是搞开发,都要用市场的办法去招商引资,用市场的法则去搞资本运营和企业重组,使政府从非服务性的经济领域彻底退出来,由强权管制经济转变到“补遗拾缺”,搞好公共服务上来。

  (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支持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打破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格局

  必须构建市场主导型经济,通过市场来合理配置资源、鼓励竞争、促进发展。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从政策上扶持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的经营领域,通过民营企业的竞争,来迫使国有垄断型企业加速改制,努力按照现代制度要求,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自身适应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有序退出行政竞争性领域。

  (三)引进外资参与竞争,用先进的理念、全新的机制打破国内垄断体制

  打破垄断的最好办法就是引进竞争,引进国外资本和国内民营资本,既能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理念来武装企业,更能通过竞争彻底打破垄断的格局。近两年,外资银行进入国内,使国内银行业出现危机感,进而促使国内银行业调整结构、强化管理,焕发了生机。银行业如此,其他行业也可如此。

  (四)进一步完善《反垄断法》,用法律来约束和控制垄断行为

  反垄断案件疑难复杂,专业性很强,国外的反垄断法规定详实,但我国现行的《反垄断法》仅8章57条,涉及到行政垄断的条款更是少之又少,如此粗线条的法律框架,让本身就繁复的反垄断执行难以进行,给法院的审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这从开头所举的3起反垄断诉讼案中便可看出。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反垄断法》,出台反垄断尤其是反行政垄断的相关细则,强化对行政性垄断的限制和制约,用法律弱化行政权力,完善监管体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维护市场秩序。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侯巍

【专题】2010年黑龙江省两会

【专题】2009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