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赵雨森委员: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 避免社会矛盾产生
2009-03-10 13:39:51 来源:东北网  作者:孙晓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赵雨森委员

  东北网北京3月10日讯 (记者 孙晓锐) “城市里的择校热,地区间的高考移民,农村学校入不敷出,示范学校设施豪华……在我国广大城乡之间,争夺优质教育资源的博弈随处可见,学生和家长在其中扮演的只是无辜和无奈的角色。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只有一个——教育不公。”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协副主席赵雨森发表了如上观点。

  赵雨森委员介绍说,教育不公问题表现形式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区域与区域之间,不同区域之间,比如说西藏、北京、上海,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有一定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同时也是发展不平衡。由于发展不平衡因此教育政策上出现一些不公平的现象。第二,城乡之间的教育存在着比较突出的不公平。第三,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学校,有的学校是一般学校,有的是重点学校。第四,群体之间,像正常人和残疾人,在残疾人受教育权利方面,应该说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少得多。

  赵雨森委员认为,教育不公是社会最大的不公,教育不公是最大的群体歧视和影响最深远的社会不公,最终会影响到社会的整体稳定和持续发展。当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越来越大,长此以往,就会引发社会矛盾。教育是一种社会调节器,使各种人有公平晋升的台阶。现在教育存在的不公平实际上把贫寒子弟晋升之路给堵住了,从而使教育丧失其调节功能,无法往社会上层流动。如果农民永远是农民,农民工永远只能是农民工,就会形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绝不能因为社会不公平而加大教育不公平,又因为教育的不公平反过来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公平,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社会隐患。

  为此,赵雨森委员建议:

  一、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社会学指出:二元化社会现象是后现代化国家的必然结果。在中国,二元社会结构既有它产生的历史缘由,又有它生长的现实母体。因此城乡对立的二元化社会结构的消解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城镇化步伐是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由之路。城乡教育差距的缩小依赖于城乡差距的缩小,城镇化进程每推进一步,城乡差距就缩小一步,城乡教育差距也会相应缩小一步。农村城市化进程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依托,现阶段国家要适应世贸组织对农业的需求,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积极支持农业科研和科技成果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并按照市场机制的需求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同时要改革现有的“城乡户籍”制度,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并鼓励农民自由流动和进城打工,促进“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化。

  二、树立整体教育观念,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共同发展。由于政府部门整体教育观念淡薄,把“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割裂开来,使得“农村教育”长期处于劣势地位。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权利,提供义务教育是政府部门理应承担的责任。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使城乡义务教育同时同质共同发展。为此,我们在坚持义务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同时,要适应财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投资主渠道的作用,加大中央、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拨款。合理确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最低标准,由中央、省、市(地)县四级按一定比例分担,建立起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出制度和贫困学生资助制度。此外,还要加强农村教师业务培训,保障农村教师的合法权益,按时发放工资,提高福利水平,在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同时使他们能安心执教于农村学校。

  三、改革高校招生制度,缩小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差别。首先继续改革现行的分省定额,划线录取制度。努力建立起以高校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的新型高校自主招生、独立录取的新体制。其次,在高校收费方面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收费方式:如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来源状况来确定收取学费的时间和每次收取的数额;按学分收取学费,一个学分有一定的收费标准,学生按自己所选学分数交纳学费等。适当减免那些来自城市贫困家庭和农村家庭学生的部分学费,同时完善助学贷款、奖学金、勤工俭学及绿色通道制度。

  四、树立教育公平理念,进行弱势补偿。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与体现,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政府必须树立教育公平的理念,把教育公平理念贯穿于教育决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讲,教育公平的实质就是政府作为资源配置主体应该对全国范围内的教育资源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大致确保各阶层受教育者受教育权利相对平等,针对弱势人群和农村地区国家应遵循公共教育资源从富裕流向贫穷的原则,将公共教育资源向弱势人群、农村地区倾斜。

责任编辑:王凌霞

【专题】2009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