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1日讯 (李华虹 张远航 记者杜筱) 3月12日是第四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平稳降压,保护肾脏”。据了解,目前我国肾脏病人已达9000万人,其中,30%为高血压性肾脏病,并且具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之后的第四大疾病杀手。
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8%
据哈医大二院肾内科主任任野平教授介绍,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肾脏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达8%-9%。最近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城市成年居民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9.3%,而市民对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仅为8.7%,令人震惊。而黑龙江地区因饮食不合理,喜食较咸食物,据估计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会更高。
任野平教授说,由于人们的肾病知识知晓率和防病意识很差,在医院的门诊中,约有30%的病人已经出现明显的肾功能下降甚至衰竭,才到医院就诊;有的病人不能定期复查、不按医嘱服药,使得肾病迅速发展成为尿毒症。
专家提醒:对待肾脏疾病,首先要早期预防。对可能引起慢性肾脏病的病因,如感冒、扁桃体炎、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和劳累导致的免疫力下降、吸烟、高血脂症、药物中毒等,要积极预防和控制。一旦出现水肿、尿频、夜尿增多、尿液颜色改变、尿液中泡沫增多、高血压、贫血等,应及时到医院做尿检、B超检查或肾功能检查;已有轻、中度慢性肾病的病人应及时进行治疗,使用药物控制血压、血糖或降低血脂等,防止尿毒症及其心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是肾脏病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肾脏病人已达9000万人,其中,30%为高血压性肾脏病。据介绍,由于高血压患者肾小球的滤过压力增大,导致肾小球内的压力也增高,所以患上高血压后很容易出现蛋白尿。高血压肾病其本质就是肾脏细小动脉的硬化,造成蛋白尿,以后还会发展成肾功能不全,最严重的阶段就是尿毒症。高血压可引起高血压肾病和肾动脉狭窄,已经成为尿毒症的重要病因。高血压肾病患者大多没有明显不适,必须通过一些特殊的检查才能诊断,因而早期多被忽视。
专家提醒:初次发现高血压,必须作全面检查明确有无肾脏病,尤其是40岁以下,或伴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有水肿、尿泡沫多、夜尿多和腰酸等。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如何保护肾脏非常重要,应定期进行肾脏方面的检查,及时调节降压和肾脏保护的治疗方案。当高血压变得难以控制时,应考虑是否合并了肾脏病,定期作尿液检查对预测心脏病和中风等十分重要,当同时有高血压和肾脏病时,降压药的选择和使用必须慎重。
对腹膜透析病人进行建档存档和随访
近年来,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腹膜透析并发症逐年减少,腹透病人迅速增加。目前接受治疗的腹透病人已有数百例,医院分别为他们建立了档案。为了满足腹透病人的需要,医院医护人员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积极开展随访工作,不断对病人进行培训教育和管理,提高腹透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目前随访的形式主要有门诊随访、电话随访和家庭随访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