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1日讯 (记者 印蕾) 记者从11日召开的哈尔滨市就业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哈尔滨市全年计划实现城镇新就业10.5万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8.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
托底安置十类就业困难人员
今年,就业困难人员将被作为就业援助为重点,“4050”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残疾失业人员、享受城市低保失业人员、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人员、因失地等难以实现就业人员、原为县以上(含县级)劳动模范的失业人员、军人配偶失业人员、烈属失业人员、单亲抚养未成年人失业人员等十类就业困难人员将被托底安置。
全市计划开发公益性岗位5000个,这些公益性岗位将作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主要渠道。同时,发挥政府投资和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逐一了解项目投资额度、用工数量和所需工种,逐一核实用工情况,使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更多就业。抢先抓早实施岗前培训和劳动力供需对接计划,搞好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同时,定期举办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用人专场招聘会,及时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就业服务。
“二缓三降三补”为企业减负
在特殊的经济形势下,哈尔滨市今年将对经批准、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实行“二缓三降三补”政策,即缓缴失业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降底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费;使用保险基金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同时,自2009年4月1日起,停止收取职工医疗保险企业退休人员超比例带资参保费用,减轻企业负担。同时,鼓励和支持遇到困难的企业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努力做到不裁员,尽量少裁员,稳住职工队伍,保住就业岗位。
今年,哈尔滨市还将建立企业岗位流失监测制度,将当地规模以上企业、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纳入监测范围,及时了解本地区出现的用工需求下降、规模裁员、就业岗位减少、企业员工待岗等情况。并将跨省务工返乡人员、城镇企业员工纳入失业调控和失业预警范围,做好应对务工人员集中返乡和企业裁员的各项准备工作。
加强职业职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
今年,全市将完成高技能人才培训1.3万人,企业职工培训7万人次,劳动预备制培训2.3万人,技校招生达到9500人,完成职业技能鉴定4万人,完成农村劳动者技能提升培训2万人,劳务输出前培训1.6万人。
大力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充分运用就业专项资金,集中对困难企业在职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转业培训,对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留在城里的失业农民工开展技能就业培训,对新成长劳动力开展技能储备培训,提高、扩大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培训规模。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拓展技能人才培养渠道;推动校企合作,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多种模式在各技工院校中推广应用。充分发挥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民办培训机构、企业培训组织“四大阵地”的作用,重点培养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技能人才,不断提高技能劳动者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