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树木的生命是坚韧的,同时也是脆弱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的古树被很好地保护起来,而有的却被遗失在孤独的角落,无人问津,有的甚至正遭受戕害。
从即日起,本版推出“呵护城市绿肺——踏访古树”系列报道,与园林专家一起鉴别树木,与管理者探讨更好的管护方法,与大家携手保护古树名木,为我们的城市留下一份历史的厚重,一股绿色的清凉。
古树名木命运堪忧
据哈市园林部门2008年下半年统计,目前哈市有古树名木近千株。近日,记者用几天时间按图索骥,踏访了其中的数十株,发现其生存现状令人忧虑。
10日,踩着泥泞,记者沿海城街、联发街一路走来,随处可见被砖墙封堵的老榆树和长在房中的老榆树。作为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一部分,这一带是哈尔滨榆树之都的历史活见证。目前在该街区内百年以上的榆树达100多棵,其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在哈市都鲜有。但在这片街区中,多数老榆树都在“夹缝”中生存。海城街上,一株从砖房里伸出头的老榆树,枝干上挂满了电线和接收装置,还有一株老榆树下堆满了垃圾。玉门街上,一株被房子包裹的老榆树看上去好像已经死亡,只露着光秃秃的树干,两根枝杈无奈地指向天空。一位居住在这里的老人说,这里的树基本都是百年老树,而房子都是后建的。现在这里环境脏乱,还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这些古树生存环境确实太恶劣了。
在随后的踏访中记者看到,古树被刻划、钉钉、缠绕绳索、剥损现象常见。友谊路上,一棵古树周身被缠满了电线;在哈市儿童医院院内,一棵老榆树上也搭满了电线;在哈医大四院院内,一棵挂牌的老榆树树皮剥落,树下堆着垃圾;在海关街89号,一棵百年老榆树上被钉上了好几个铁钉。虽然一些古树已被挂牌,但多数牌子颜色暗旧,不易被人发现。
生态价值可比百棵小树
“一棵老榆树的生态价值可比百棵新栽小树。”东北林业大学植物学教授聂绍荃介绍说。哈尔滨古树当中榆树所占的比例在90%以上,并且榆树能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生长,所以哈尔滨市也素有“榆都”的美誉。榆树生长缓慢,胸径一年只能增加不到半厘米,所以树冠密实的老榆树的生态价值非常高。密植百棵新栽小树的效果也很难与一棵百年榆树的成荫效果相媲美。同时一棵老榆树对灰尘的吸附能力也强于百棵小树。
哈市一位关注古树名木的社会学者说,古树名木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观赏价值及生物学价值。与其说是一棵树,不如说是一棵承载了历史变迁的活文化遗产。保护好古树名木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重大。
“活化石”期待“护身符”
对待古树名木的态度体现了一座城市对待自然的态度,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记者从哈尔滨市城市绿化办公室了解到,哈尔滨市对于古树名木的认定保护工作从1987年开始,先后为178株古树名木登记造册、挂牌。首批178株古树名木除钻天杨、山梨等一些名贵树种外,大部分是树龄达百年以上的老榆树。在管理上,生长于公用绿地和公园内的,由绿化管理部门管护;生长于单位、居民庭院的,由产权部门管护。同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了保护古树名木,哈尔滨也采取了一些特殊办法。比如在友谊路、花园街、田地街等街路改造中,都采取了“路给树让道”的做法。
然而,面对哈市古树名木现存的诸多问题,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哈尔滨的保护古树名木做得还远远不够。一,“家底”不详。哈尔滨目前关于古树名木的记载,还仅限于1987年的那次普查结果,20多年过去了,很多树木已经达到了古树名木标准,但是这些古树名木现在还没人给它们“正身”。二,法规不全。目前,哈市对于古树名木的保护依据,还是2004年开始实施的《哈尔滨市城市绿化条例》。《条例》规定砍伐古树名木,每株将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而对于擅自移植、保护范围、管护责任等具体问题都没有规定,导致很多古树名木遭受破坏却没有任何说法。三,责任不清。许多古树名木都没有明确、具体的责任人,基本处于“弃管”状态。
为此,一位业内人士呼吁,目前很多城市都出台了保护古树名木的法律法规,对古树名木的保护范围、管护要求、禁止的行为以及相关法律责任都有详细的规定,希望哈市也尽快出台更为细致的专项法律法规,给这些“活化石”穿上“保护衣”。
链接
北京:1998年通过《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明确了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古树名木的管护责任。提出鼓励单位和个人资助古树名木的管护。
沈阳:给名木古树设定保护范围,树木中心区以外5米的范围内都是“保护区”,同时,即使是已经死亡的古树名木也不能擅自砍伐移动,必须经过绿化管理部门确认并注销登记后,方可处理。
宁波:2003年通过《宁波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规定在古树名木和古树后备资源保护区内,应当采取措施保持土壤的透水、透气性,不得从事挖掘取土、铺埋管线、堆放杂物和修建建筑物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