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部分高三生情绪不振 大学生提醒:别在意模拟考试成绩
2009-03-17 10:35:3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李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7日讯 哈尔滨市2009年高考前的第一次模拟考试刚刚结束,一些平时成绩在600多分的考生发挥失常,有的甚至只得了490多分。发挥失常使这些考生情绪低落,对接下来的复习失去信心。

  “低分”让考生崩溃

  “一模”只考了496分的高三学生张岩自从成绩出来后就一直很焦虑,这下可急坏了张岩的妈妈。

  张岩的妈妈说,自从成绩出来后,女儿就开始情绪低落。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就不再主动看书复习,而是看电视、玩电脑。其实女儿成绩本来很好,一直都在550分以上,目标也是重点大学。但这次“一模”,连500分都没到,一直很要强的女儿彻底崩溃了,认为自己考重点大学无望,学习也提不起精神。

  淡看成绩重漏洞

  针对部分高三考生“一模”成绩不理想而出现的情绪低落现象,哈尔滨市一些在校大学生,以“过来人”的身份,给这些学弟学妹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孙盟也曾经“一模”成绩不理想,但他把模拟考试成绩看得很轻,而把模拟考试反映出来的问题看得很重。

  孙盟说:“我觉得第一次模拟考试最能反映自己学习上的漏洞,只要自己知道漏洞在哪,如何去弥补,下次成绩就一定会提高。我觉得信心很重要,不管现在的成绩有多差,自己多么不满意,一定要记住:只要高考还没有举行,我们还有下次,下次自己一定会做得更好!”

  黑龙江大学学生王庆滨认为,几次模拟考试实际上就是给考生多次适应高考的机会,这一阶段考生的任务就是利用这几次机会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转化出来。

  “模考”意在查不足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高三备课组组长吕静老师表示,从她多年指导高考的经验来看,多数考生的“一模”成绩都要低于高考成绩。这是因为“一模”是考生在正式高考前面对的第一次综合性考试,多数考生在心态上准备不足,从而影响到模拟考试的正常发挥。

  发挥不理想的考生要是总把眼光放在模拟考试成绩上,让自己情绪波动较大,时间一长会对考试产生恐惧和厌烦心理,这样的心态对高考发挥显然不利。所以,“一模”考试结束后,考生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让自己逐渐进入最佳竞技状态。

  哈尔滨第九中学校高三学年主任孙忠祥说,“一模”考试试题综合性较强,一般要略难于高考题。这是因为“一模”的主要作用在于暴露问题,暴露了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去解决。

  因此,一些“一模”考试没有考好的同学正好可以利用这次机会查缺补漏。一般高考前要进行三四次模拟考试,考生在每次模拟考试后都要总结自己需要加强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复习,争取下次成绩有所提高。

  此外,还应该将每次模拟考试成绩加以比较,看看通过一段时间的复习,成绩是否有了提高。

  如果成绩提高了,就认真总结一下复习方法,继续按照这种方法复习;如果几次成绩始终比较稳定,没有明显的提高或下滑,那么,一方面应当继续总结和改进复习方法,另一方面也对自己的实力大致心中有数了。

  孙忠祥特别指出,考生需要注意的是,“一模”考试结束后,部分考生胡思乱想,入睡困难,食欲不振,看书也看不进去,这时一定要放松心情,积极调整心态。

责任编辑:杨禹